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是现代汉语常用高频词,在普通话和方言中都发生了一定的虚化,不过虚化程度有所不同。在普通话中,“听”还是只能作动词,但是在部分南方方言中,“听”出现了介词和连词的用法。本文以“大三角”、语法化等作为理论背景,对“听”在普通话和方言中的特征进行描写,试图从认知和历时的角度解释“听”在普通话和方言中不对称现象的成因,并在感官动词系统下对“听”的属性进行总结。研究发现: 一、普通话中动词“听”与复合趋向动词搭配出现不对称现象,“听”的词义、复合趋向动词的趋向意义及语法化程度、人们的心理视点等是主要动因。而动词“听”在普通话和方言中出现不对称的现象。除了表“治理、判断”义的“听”在方言中没有分布外,普通话中“听”的另外3个义项都被方言中的“听”所覆盖,同时方言中的“听”还包含不少其它义项。这不仅与动词“听”历时语义的保留有关,也与不同方言的形成、接触、所处地理位置以及感官动词语义场的强弱等因素有关。 二、在湘语和吴语中,“听”表“任、随”义不是作介词,而是作弱强度使役动词。湘语中作被动介词和空间介词的“听”,都来自表“任、随”义的“听”。因为作弱强度使役动词的“听”常用于兼语式,兼语式发生语法化后,“听”会根据整个句法结构的语义虚化为不同类型的介词。 三、在湘语娄邵片和湘语长益片的株洲、湘潭地区,“听”出现了无条件连词的用法,而作无条件连词的“听”可被“随”替换。语言的类推机制、“听”所暗含的“容让、容许”义、“听”的高频使用等是“听”在湘语和吴语中发生语法化共同的原因。 四、汉语感官动词“听”与“看”的相同点表现在认知和用法上,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与动词“说”的搭配上。而汉语感官动词“听”与“闻”的相同点表现在曾同属听觉类感官动词,不同点表现在语义的历时演变轨迹上。此外,“听”与“看”的异同和“听”“闻”语义的历时演变反映了不同语言中感官动词语法功能和语义演变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