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住有所居,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根据自身的特点,均制定了相应的住房保障政策。中国也在20世纪80年代推行了住房制度改革,使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房制度的大力推行解决了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但是诸如新就业大学生,城市的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依然面临住房的困扰,随着“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的日益突出,在总结各类保障性住房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它是由重庆市政府首先提出的一种创新的保障性住房形式,有助于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培育住房租赁市场,调整房地产产业结构,引导居民住房方面的理性消费,满足城市“夹心层”的基本住房需要。公共租赁住房的提出,有效遏制了经济适用住房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寻租”现象。但是,公共租赁住房在为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带来福音的同时,在我国毕竟是新生的保障性住房类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各个地方的公共租赁住房在覆盖范围、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等方面均不尽相同,加上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推出时间较短,可借鉴经验不足,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在保障范围界定、政策制定、配租管理、退出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论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住房保障尤其是公共租赁住房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公共租赁住房相关的概念及特征,进一步阐明了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提出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住房梯度消费理论、住房过滤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试图在对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制度运行现状及未来规划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部分公共租赁住房存在的未能切实满足“夹心层”住房需求、政策供给缺乏长效规划、法律法规滞后、退出机制不健全、监管难度大等困境,并从地方政府所投入的资金和划拨土地面积有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博弈方面对其原因进行深层剖析。同时,从全国各城市公共租赁住房存在的共性问题和郑州市特有的地方性问题两个角度提出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尤其是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对策建议,从而更好的促进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发展,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切实解决好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