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归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进一步探究本病的病因病机和发展规律,指导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干预。 方法:收集3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中医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规律,并分析其与多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本次研究人群发病年龄以50-59岁最多,病程5年以下比例较高,职业以退休人员较多。嗜酒、高盐为可能的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以饮食不节最为常见。常见的前五位症状包括胃脘胀满、嗳气、胃脘隐痛、泛酸、大便稀溏;常见舌象为红舌、薄白苔、齿痕舌,常见脉象为细脉、弦脉。证型分布比例: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络瘀血证。Hp感染率为51.33%,轻度感染较多,中重度感染较少。胃镜下黏膜色泽多见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常伴糜烂、充血、颗粒或结节状增生。病理组织学统计,肠化及异型增生检出率为95.00%和8.33%。证候相关因素的统计显示,肝胃郁热证多见于青年,肝胃气滞证多见于中年,胃阴不足证多见于老年,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p感染率以脾胃湿热证最高,肝胃郁热证次之,不同证型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反流以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较多,不同证型胆汁反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腺体萎缩多见于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和脾胃湿热证,中重度萎缩及异型增生多见于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脾胃虚弱证在不同病理分级中均较常见,证型与萎缩程度、异型增生检出率之间有一定相关性(P<0.05)。证型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胃气滞证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情志不畅、胆汁反流;肝胃郁热证的相关因素为年龄;脾胃虚弱证无明显相关因素;脾胃湿热证的相关因素有饮酒、Hp感染;胃阴不足证的相关因素有年龄、腺体萎缩;胃络瘀血证的相关因素为异型增生。 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病机之本,气滞、湿热、血瘀等病理因素为标,本虚标实,因虚致实,虚实夹杂是其主要病理演变规律。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情志不畅、饮酒、Hp感染、胆汁反流、腺体萎缩、异型增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