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药文化的湖南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大,世界上6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需要回归大自然,释放压力。由于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康养在我国得以兴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医药文化,“治未病”的理念同森林康养不谋而合。目前,国内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同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案例还不是很多。中医药文化和森林旅游的结合将是一个较新的发展方向。对此本文提出中医药文化与植物景观设计相结合的策略,对龙山森林公园实地调查,构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对游客进行中医药文化问卷调查,探究龙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中医药文化与植物景观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得出中医药文化主要特征和组成以及植物景观基础理论,为后续中医药文化应用到植物景观设计做铺垫。(2)对龙山森林公园实地调研,分析得出龙山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开始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活动;森林公园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构建了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准则层中影响权重最大的是景观养生性,指标层中影响权重最大是药用植物丰富度;对龙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价,得出龙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关于养生性得分较低。(3)对龙山森林公园各区域受众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中医药文化认知度、景区植物改造期望度等。根据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受众对中医药文化认知度高、对中医药文化康体养生功能需求度高、受众对现有龙山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植物景观养生性评分低等。分析可知龙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养生性不足,结合前期调查分析,结合中医药文化对龙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有很大的可行性及必要性。(4)总结中医药文化在植物景观改造中应用的策略,提出适度改造、突出中医药文化、科学性、衔接上位规划四个原则,进一步指导龙山森林植物景观改造设计实践。(5)利用中医药文化中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药用植物学说等,对龙山森林公园进行合理的植物景观改造,通过相应措施,使中医药文化在龙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表达有积极的提高。综上,龙山森林公园本身就有着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所以将龙山森林公园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是可以将龙山森林公园同其他森林公园差异化发展的新途径。龙山森林公园会成为炙手可热的森林旅游景点。
其他文献
<正>一、发展历程执业兽医制度是我国新型兽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各级兽医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和管理初见成效。1997年开始,河北、辽宁、山东等部分省
<正>I.INTRODUCTION A.Basic Facts1.Facts of the Fraud in the Case.—In May 2010,Defendants Zang Jinquan,Zheng Biling and Liu Tao each registered Taobao online st
期刊
当代艺术学与相邻学科交叉形成了系列边缘学科,如果将"艺术政治学"理解为"艺术化的政治的学问",艺术政治学可以成立.就目前艺术与政治交叉融合的现状及学术界研究进展来看,可
<正>6月8日晚,广西民族艺术宫音乐厅里,座无虚席。新加坡华乐团常任指挥郭勇德带领广西艺术学院民乐团,激情地演奏中国-东盟音乐周的最后一场音乐会——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
二维材料,如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和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因其具有的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大面积制备的二维材料常为多晶材料,即由多个不同取向的晶畴组成。
想要演奏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萨克斯,首先要懂得萨克斯管的基本知识;还应该在正确萨克斯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规范的学习,先以古典打基础,形成良好的气息和高超的技术技巧;并在
邓小平制度创新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时代性、多层次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邓小平制度创新理论科学地定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
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
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因为本身的易加工性能、非常良好的柔韧性能以及优秀的电性能在现代电力供应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大多数聚合物的介电常数(ε)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