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5月22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早市发生一起爆炸案。案件共造成39人死亡,94人受伤。这个事件引起了中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和解读。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和费尔克劳的三维度分析模型作为理论框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转述方式、消息来源、转述动词三个方面对中西方新闻报道中的转述话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出,中西方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异同。本文在中国主流新闻媒体《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和西方主流新闻媒体英国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上各选取13篇英语新闻语料。通过对中西方英语新闻语篇中转述话语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1.数据统计结果:在转述方式方面,间接引语在中西方媒体中所占的比例都是最高的,直接引语和叙述性言语行为在中国媒体上的使用率都比西方媒体高,自由直接引语在西方媒体中的使用率高于其在中国媒体中的使用率,中西方都不喜欢使用自由间接引语。在消息来源方面,具体的消息来源在中国媒体中所使用的比例是西方媒体的二倍多,而西方媒体比较偏重使用不具体的消息来源,中国媒体没有使用0指的消息来源,而西方媒体对其使用也甚少。在转述动词方面,中西方媒体在报道这次事件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中性转述动词,中国媒体使用了大量的积极转述动词,而西方媒体使用了大量的消极转述动词。2.具体实例的对比分析:相同点是中西方媒体都承认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和破坏性,都提到人民的恐慌和害怕,对反恐的态度、观念还有对受害者的同情是一致的。不同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中西方对于此次事件发生的原因持有不同的看法,二是对于此次事件的态度和反思中西方也存在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