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入WTO后,面对世界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局面和新一轮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局面,以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现状和现实条件,无法实现新一代汽车的突破性创新。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被提高到战略管理的高度,倍受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组织学习的过程,技术创新合作本身就是一个以学习为重要内容的组织。所以企业选择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组织形式的知识资源是否丰富,技术创新的组织级别也是沿着知识资源的扩展方向在不断地提高。技术创新合作的存在与发展打破了组织边界,为组织学习由个人、组织内团队到更高层级的跨组织学习创造了条件。当今世界全球性的技术竞争不断增强,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要面对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复杂,技术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即使技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也会面对技术资源短缺的问题,单个企业仅凭借自身能力来取得技术进步越来越困难。因此,以企业间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通过外部技术资源的内部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成为新形势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生产柴油车的企业起步较晚,因此我国柴油车与国外柴油车在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柴油车作为现阶段呼声最高的替代汽油车的节能环保型汽车,如何追赶上国际柴油车企业的发展步伐,在全球化国际性竞争中站稳脚跟,与选择适当的企业间合作模式不无关系。本文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主导理论,以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理论为辅助理论,以我国柴油车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时所选择合作模式为研究主旨,运用调查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技术路线指明了两种战略联盟合作模式为企业技术创新合作带来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同时提出参考解决方案。本文从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柴油车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合作模式提供了参考并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