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有关自我增强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自我增强是否具有文化普适性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文化自我观认为自我增强是西方文化特有的一种动机,西方文化形成的独立型自我注重自我的独特性,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所以对于西方人来说,积极地展示自我的优势与才能是合适的行为;东方文化形成的互依型自我注重集体性,强调与他人的和谐相处,所以,对于东方文化的个体来说,自我表现是不被看好的,谦虚与合作才是合适的行为。内容差异观认为自我增强是一种普遍的动机,只不过不同的文化中自我增强动机的强弱和表现方式有所不同。西方个体可能会以更直接的或符合个体主义特性的方式实现自我增强,而东方个体会选择以更为内隐或符合集体主义特性的方式来实现自我增强。中国文化作为东方集体主义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人的自我增强又是如何呢?又有哪些特点?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本文通过三个研究对青少年和中年人的自我增强是否具有情境性,以及青少年的内隐自我增强进行了考察。为了比较青少年和中年人的自我增强状况,且目前研究中没有专门测量中年人自我增强的问卷,研究一编制了中年人自我增强问卷。研究二设置了竞争和自然两种情境来考察青少年和中年人是否存在自我增强,并比较两类被试自我增强的差异,以及其自我增强是否具有情境性的特点。研究三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青少年是否存在内隐的自我增强,并考察了在不同的文化特质方面的内隐的自我增强情况。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青少年和中年人在所有特质上均表现出显著的自我增强,且总体的自我增强没有年龄差异。(2)青少年和中年人在竞争情境下的自我增强都高于自然情境下的自我增强,但是中年人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竞争情境下青少年个体特质的自我增强明显高于集体特质的自我增强,中年人个体特质的自我增强没有明显高于集体特质的自我增强;自然情境下青少年和中年人集体特质的自我增强明显高于个体特质的自我增强。(3)青少年和中年人两组被试在竞争和自然两种情境下对特质词的重要性判断上不存在差异,被试在自认为比较重要的特质词上表现出更显著的自我增强。(4)青少年对积极词和“我”启动下的反应速度明显快于消极词和“他人”启动下的反应速度,表现出了内隐自我增强。(5)特质词的文化色彩影响着青少年对自我的内隐评价。青少年表现出了集体特质的内隐自我增强,但是没有个体特质的自我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