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地处我国东北部,主要依靠消耗林木资源来发展经济。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森林可采资源已近枯竭,加之“天保工程”的实施,严格限制采伐量,使以森林采伐和木材生产为支柱产业的森工林区陷入困境,林区住户的生存状况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当前,农村和城镇贫困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而林区贫困问题相对关注得较少。那么,到底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住户贫不贫困,贫困到什么程度,怎么解决贫困问题,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本文使用的是2009年搜集的调研数据,此数据是针对林区住户进行的,考虑到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收入分享性和消费共同性,本文将住户作为个体样本进行研究。为了能更加准确地瞄准贫困对象,本文以收入和消费都贫困的持久性贫困户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住户收入和消费的构成,并计算出住户全年的收入、消费金额。然后,根据不同的贫困线,从广度、深度和强度3个维度来计算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住户持久性贫困的程度。之后,将计算结果与全国农村的贫困程度进行比较,以更加清楚的体现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住户的贫困程度。其次,使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进行差异性检验,进而分析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住户持久性贫困的特征。再次,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住户持久性贫困的影响因素。在这里,因变量为虚拟变量,是用不同的贫困线将住户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用连续数字标注而形成的;自变量是在“可持续生计”理论的指导下,挑选的能代表5种生计资本的变量。借鉴“涓滴式扶贫”和“瞄准式扶贫”两种方式,结合贫困的影响因素,本文总结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住户持久性贫困的扶贫对策,即:发展林下经济、培训劳动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信贷支持和扩建社会网络。扶贫对策涵盖了所有持久性贫困影响因素的内容,希望能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的扶贫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