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围区轨道交通车站一体化开发优化模型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外围区成为各大城市新一轮的建设重点。按照“建轨道交通就是建城市”的城市发展理念,以轨道交通车站为核心,与周边城市建设相结合,进行一体化开发,不仅可以实现城市与交通功能上更好的融合,而且可以实现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市功能的集聚、提升城市品质、有效引领城市外围区的发展,因此,这一发展模式成为城市外围区规划建设的主要模式。目前这一模式的研究及规划建设实践多处在定性分析层面,本文通过建立轨道交通车站及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的数学优化模型,求得合理的用地结构及开发强度,为一体化规划设计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结合城市外围区接驳距离较远的特征及TOD鼓励慢行交通的理念,提出了以慢行交通(步行、自行车)吸引范围为基础的确定一体化开发范围的方法;运用轨道交通车站一体化开发区域圈层划分理论,结合城市外围区物业类型及分布特点,提出以住宅房价为划分依据的确定圈层划分半径的思想和方法。
  (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通过对北京市外围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开发范围内用地结构的统计分析,将城市外围区轨道交通车站类型分为商业型、居住型、公共中心型、工业型、居住-公共型、居住-工业型、公共-工业型、规划待完善型8类,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外围区各类型轨道交通车站的空间分布、功能定位、用地规划特征进行了分析。
  (3)从功能需求、城市设计、用地结构、开发强度、经济效益等角度分析轨道交通车站及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的目标,结合各类型车站的用地规划特征,针对商业型车站和居住型车站建立了以单元地块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为双决策变量的优化模型,对于商业型车站,模型以地块集聚性最大化、客流发生吸引最大化、商业可达性最大化、土地转让收益最大化、满足区域公共设施要求前提下的商业金融用地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用地结构限制、开发建设总量、人均公建面积、区域内职住平衡、土地分圈层梯度开发为约束条件;对于居住型车站,以地块集聚性最大化、客流发生吸引最大化、土地转让收益最大化、满足区域公共设施要求前提下的居住用地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用地结构限制、开发建设总量、人均公建面积、土地分圈层梯度开发为约束条件。基于遗传算法框架设计了模型求解算法。
  (4)运用建立的优化模型,分别对北京地铁S1线四道桥站(商业型车站)和8号线平西府站(居住型车站)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车站及周边一体化开发用地结构和开发强度的最优解。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四道桥站一体化开发方案职住比为1.2,人均公建面积3.12m2/人,开发区域的土地开发率达到98.47%,与既有规划方案相比,在保证区域职住平衡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基础上实现了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充分利用;对于平西府站一体化开发方案,计算得到居住密度84.87%(较开发现状降低了5.69%),人均公建面积1.8m2/人,居住用地开发率达到97.38%,在保证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居住用地更充分的利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土体-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是当今土木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为探究地震动激励下SSI体系框筒结构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能量响应和结构损伤,首次建立了缩尺比例为1/50的SSI体系框筒结构高层建筑大型振动台试验模型。采用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再现了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刚性地基(FB,fixed-base)和SSI体系框筒结
学位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现代和未来城市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下工程施工对既有近接地下设施,尤其是对近接地铁盾构隧道影响研究是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课题,多个城市均发生过临近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实例,各有关部门和团体正在制定和完善相关地铁结构保护标准,其中,盾构隧道受力机理分析和变形控制是地铁保护的关键内容。作为拼装地下结构,管片接头是盾构隧道受力分析的关键,对管片结构
学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中国西南地区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在建或已建的各类大型基础设施(如: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三江地区”高坝工程,川藏铁路工程等)面临着更多的地震滑坡地质灾害问题,特别是顺层岩质边坡的地震失稳破坏问题更为广泛;而地震触发顺层岩质滑坡的动力失稳机制及其运移堆积过程比较复杂,目前仍不是十分清楚。因此,研究顺层岩质边坡的地震稳定性,
真实的溢流坝启门泄流过程中,受水库调度指令与河道天然来流的影响,必然会面对闸门开度和堰上水头随时间持续变化的情况。然而,目前的水利工程领域依然以稳态流动理论和模型实验作为泄流过程水力特性的主要研究方法。这不仅限制了中国相关行业规范的长足发展,更因为对瞬态工况下泄流能力和立轴旋涡等水动力学问题的研究不足,诱发了诸多工程事故,给下游企业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数
学位
粉砂质泥岩是一种集中分布于我国南方湖广及贵州地区的膨胀性软岩,具有失水易收缩开裂、遇水膨胀软化的特征。随着南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与粉砂质泥岩相关的工程问题。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温、湿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较频繁的起伏变化,易使粉砂质泥岩裂隙发育、强度损伤劣化及发生大变形,进而危及工程结构稳定及安全。因此,本文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手段,深入了解粉
作为连接城市间的运输载体,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高速公路网络引发的时空效应显著地影响着城市之间的出行量。高速公路收费交易数据完整地记录了全天候车辆进出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时刻和OD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较高的准确度,因此高速公路收费数据包含了整个高速公路路网的出行量时空数据。从时空角度出发,定性和定量描述城市化与高速公路交通出行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预测高速公路的OD出行量,另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