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工具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纽带。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央行需要通过中介目标判断政策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因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就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中介目标一般是根据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或者依据所选择的指标是否能够准确反映政策实施效果而定。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与政策的不断改变,所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也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从1984年确立现金计划和信贷计划为中介目标,到1998年开始以货币供应量为主要中介目标的实践,足以说明信贷规模一直在中介目标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的转变过程。随着近年来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涌现,加大了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使得市场不再仅仅依赖银行机构的贷款,信贷规模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的融资关系;另一方面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使得货币供给量有效性降低。因此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受到影响,这也使得中介目标与货币工具、产出之间的关系变得不稳定,同时降低了中央银行控制中介目标的能力。在此背景下,社会融资规模走上了历史舞台,它涵盖了金融机构表内外业务、直接融资等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信息,不仅有增量和存量指标之分,而且还能分地区分结构多维度的详细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部门和区域的支持。因此,社会融资规模替代信贷规模,从而与货币供应量形成“两中介目标、两传导机制”模式的货币政策是必然趋势。为了验证社会融资规模替代信贷规模,从而与货币供应量形成“两中介目标、两传导机制”模式货币政策的合理性。本文选取2002-2016年基础货币、银行间7日加权平均拆借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货币供应量M2、CPI以及实际工业增加值宏观经济指标的月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eviews7.2等统计软件,从可控性、相关性以及可测性三个角度,研究比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和人民币贷款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货币供应量的中介目标的属性,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文章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说明了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文章的特色与不足;第二部分是理论综述,主要从负债方和资产方论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同时从定义、理论基础和选择标准介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涵,并且介绍了社会融资规模的由来、概念以及统计原则。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文章的实证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其中第三部分主要通过选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指标与基础货币、利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实际工业增加值等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并引入新增人民币贷款,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满足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和相关性要求,并且通过可测性理论研究,发现社会融资规模有着替代新增人民币贷款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趋势。第四部分运用VAR模型考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属性(可控性、相关性)是否相似,以及对两者可测性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宏观经济有着稳定的相关关系,中央银行也有控制其的能力,社会融资规模能和货币供应量构成中介目标体系,共同作为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传送带。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前面章节的研究结果,找出中介目标的最优选择,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