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养殖水域的逐渐减少及海洋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传统养殖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显现。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具有节水、节地、排放可控和高度集约化等优点,是当前国际最先进的养殖模式,也是未来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石斑鱼如鞍带石斑鱼等技术比较成熟,珍珠龙胆为杂交新品种,国内对其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分析研究国内主要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基础上,优化构建了一套适合珍珠龙胆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其水处理的性能及珍珠龙胆的生长和生物学特性。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杀菌消毒环节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臭氧作为一种优质的水质净化和消毒材料,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臭氧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应用往往会有一些副作用,对养殖生物造成不良的影响,本论文通过试验对臭氧系统进行优化。本研究得到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渔业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重大装备开发”项目的支持。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综述,介绍了国内外循环水养殖的概况和研究进展,对珍珠龙胆的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臭氧系统优化试验研究。进行了为期100天的臭氧系统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氧化还原电位在550mv时珍珠龙胆活力开始下降,600mv时珍珠龙胆完全不进食,650mv时96小时后鱼全部死亡;氧化还原电位为500mv时,经过臭氧24h处理,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由36.5%和28.1%降到14.2%和8.4%,细菌存活率由84.2%降到43.2%,;氧化还原电位为550mv时,经过臭氧4h处理后,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由47.5%和32.1%降到5%和3.3%,细菌存活率由81.8%降到31.5%。第三章珍珠龙胆循环水养殖系统优化与构建。在对国内主要开展循环水养殖的单位:天津海发公司、青岛通用水产公司、烟台天源水产公司、青岛森淼实业有限公司和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的公司的循环水养殖模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珍珠龙胆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第四章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珍珠龙胆生长及系统运行的试验研究。进行了为期240天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珍珠龙胆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y=0.0082x3.2089,R2=0.9597,幂函数关系中指数b=3.2089±0.0036,经t检验与b=3.0差异显著(P<0.05),属正异速生长型,表明循环水养殖模式有利于珍珠龙胆的生长;在系统运行过程中,NH4+-N、NO2--N、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7.3%、26.7%、33.5%,处理后的NH4+-N、NO2--N、COD浓度分别为0.21mg/L、0.02mg/L、0.96mg/L,处理后的水质指标符合石斑鱼养殖标准,且8个月的运行中无剧烈变化。第五章珍珠龙胆循环水养殖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半滑舌鳎、大菱鲆、红鳍东方鲀、珍珠龙胆、赤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6个养殖品种循环水养殖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六个不同养殖品种中,一套循环水系统(16个养殖池,总水体为768m3),将收益按单位时间(年)折算,珍珠龙胆的年收益最高,为511.9万元/年,其次是鞍带石斑鱼,为329.5万元/年,第三为赤点石斑鱼,为254.0万元/年;将收益按单位重量(kg)折算,珍珠龙胆单位产量销售利润率最高,为69.5%,其次是半滑舌鳎,为68.0%,第三是赤点石斑鱼,为65.2%。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一些建议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