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生猪肉生产链中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能够通过食物链传播至人类,给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从某养殖场、屠宰车间、市场及其成品采集的507份猪源样本,根据GB4789.10-2010对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对14种抗生素与微量肉汤稀释法及E-test法对万古霉素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PCR方法验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用多位点序列分析分型(MLST)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基因多态性分型(spa)对MRSA进行分子分型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采样共507份,分离率达26.82%。源头养殖场中环境中栅栏门、地面、猪鼻拭子等环境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17.26%;而屠宰环节的的176份里中,有39.63%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采自储存车间里的样品,分离率达16.98%;各大超市及市场生猪肉里金葡的分离率是30%。2.对分离得到的136株菌采用CLSI2012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14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136株菌对14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达92.64%;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在24.26%-56.61%之间;本次分离菌株多重耐药菌株数达56.6%。不同来源的金葡对14种抗生素显示不同的耐药谱。3.对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的PCR结果显示,本试验检测的136株菌中四环素基因tetK检出率最高,达90.44%,来自市场生猪肉样本的金葡检出tetM携带率最高,为24.24%。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菌株中耐药基因ermA/B/C检出率为16.42%,其中ermB检出率较高(11.76%,16/136)。不同来源的菌株中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各有差异,各类毒力基因中a-溶血素(hla)阳性菌株检测率最高,总检出率为48.5%。根据PCR检测结果,共检测携带mecA基因的21株,检测率为15.44%(21/136)。本次实验中尚未检测到mecC基因与杀白细胞毒素基因(pvl)。4.对分离的MRSA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分型(MLST)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基因多态性分型(spa)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MLST序列分型分析,分型后得到7个型别:ST9、ST1、ST398、ST188、ST239、ST1516以及ST7,其中ST9为我国发现养殖场内MRSA优势型。对SPA分型,本实验spa基因重复序列数为5-11个共分得7个型别,分布为t034、t037、t091、t189、t899、t1775和t1852,以t899为主(27.78%)。综上所述,生猪肉生产链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较为严重,各个环节的分离得到的葡萄球菌的耐药谱及毒力基因各具特点,为猪肉生产链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流行病学相关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