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3-偶极环加成合成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并且在医药、农药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异喹啉、吡唑、喹唑啉环骨架是许多天然产物的核心结构单元,并显示出很好的生物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通过1,3-偶极环加成的方法合成了异喹啉类衍生物和吡唑并[1,5-c]喹唑啉类衍生物。   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发展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其次,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氨基异喹啉类化合物,该反应以2-炔基苯甲醛肟与异腈基乙酸酯为原料,2-炔基苯甲醛肟在路易斯酸的作用下形成较稳定的硝酮类1,3-偶极子,在AuCl催化下再与异腈基乙酸酯作用,经过环加成,重排过程,最终得到脱去一分子CO的氨基异喹啉类衍生物。最后,发展了一种无金属催化下[3+2]偶极环加成合成吡唑并[1,5-c]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目前已见报道的吡唑并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很少,本论文中以N-取代的马来酰亚胺与喹唑啉类偶极子为原料,三乙胺为碱,THF为溶剂,通过1,3-偶极环加成的方式合成了N-马来酰亚胺并吡唑并喹唑啉类化合物。该方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原子经济性好。
其他文献
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感染已经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而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菌株出现了耐药性,寻找新型抗真菌药物成为当务之急。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作为新型
2015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6周年,也正是这一天,应美国亚特兰大卡特中心邀请,《曾毅摄影艺术展》在卡特总统博物馆隆重开幕。摄影家曾毅通过一幅三十多年前拍摄的《条条致富路》,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农民朱永连一家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动人故事,给美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照片中的村民朱永连正在编柳筐,他6岁的女儿倚在父亲身上,前面,一条小黄狗,一个带“奖”字的红色暖瓶,一把白瓷壶和
我在青藏高原旅游,思考过一个问题:从青藏高原流下来的河成千上万条,为什么大多数流着流着就没有了,只有长江和黄河最終形成了两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呢?  我请教一些地质学家,得到这样的答案:只有这两条河发源的高度和角度不同。  高度比别人高会导致什么呢?会导致这条河的起点和终点之间落差大,水的落差大就会形成较大的势能,导致水流流淌的速度大。  所以,高度决定速度。那么,河流发源的角度不同将会导致什么不同?
期刊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已成为一种很强大的检测手段,被广泛用于原位研究各种界面体系,如鉴别分子在表面的键合、构型和取向等。在分子的一系列振动模中有一些振动模对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