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人、巫蛊:对于他者的想象和指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115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蛊是古代传说中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相互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毒虫叫蛊,用来放在食物中害人。尽管人们往往想象苗人放蛊,但是在汉人社会中有关放蛊的巫术想象和指控的历史更为悠久。汉人的巫蛊观念是基于对疾病原因的想象和对巫术行为的想象而衍生出的混合产品。 明清时期,大量的汉人移民进入西南地区。在他们周围是不熟悉的自然环境和敌对的少数民族。新环境里遭受的许多疾病在中医里被诊断为蛊疾。汉人移民对周围的各种潜在危险感到不安和忧虑。汉人开始想象南方的少数民族使用蛊毒来毒害他们的,并对此保持警惕。明清以来,苗汉矛盾加剧,苗人不断地爆发起义。由于苗汉之间有显著差异的社会结构、文化实践和文化观念以及双方维持显著民族边界的愿望造成了汉人对苗人的巫蛊想象。特别是想象苗人妇女放蛊。这种想象借助疾病、谣言以及文化产品使汉人对苗人感到恐惧。 苗人社会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对于特定人群的类似的想象和指控。没有证据表明苗人的这种巫蛊观念是原生的。相反,它们可能是在苗汉文化交流中汉人巫蛊观念传入的结果。苗人社会用强烈的鬼神观念内化汉人巫蛊观念的结果。 苗人社会由于巫蛊信仰的存在形成了对于所谓有“蛊”人家的心照不宣的排斥和封锁。有“蛊”的人被其他人认为是不洁净的、危险的,应当加以警惕并与之保持距离。特别是在婚姻中人们尽量避免与有“蛊”的人家开亲。对祖先的崇敬和现实的压力迫使这种婚姻禁忌一直长期存在。 不仅汉人社会利用巫蛊对苗人进行巫术想象和指控,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也对苗人进行类似的想象和指控。而在苗人社会内部,人们又对那些房族小、社会关系差人缘不好、迁居却不能融入当地社会的少数人进行想象和指控。 巫蛊是一种对于他者的巫术想象和恶意指控,人们通过这种想象和指控力图构建和改变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权利关系。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权利行使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通过考察资本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立法,可发现我国
警察、媒体、社会,看似没有关联的三方独立体,却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着分分合合的"交际"。警察担负的双重职责,媒体体现的多重身份,他们在社会范畴内构建的二重机制以及机制间转
叶维廉,台湾著名现代诗人、文学批评家,国际知名比较文学学者、翻译家,道家美学的当代诠释者与极力践行者。本文以叶维廉的诗歌创作和诗学批评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在尊重其各自
本文从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中沈复与陈芸的夫妻唱和出发,考察了清中期江南地区文士阶层中这一唱和现象的表现形式,并透过这些表象分析了当时女子文学兴盛的缘由,以及士人
<正>2013年10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即媒体所谓的"加强版限娱令")。"加强版限娱令"规定,每家卫视每
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面临着 越来越大的挑战,常常产生地方政府无法单独解决的跨区域的公共事务问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决网络攻击的简单化和网络防御的复杂化之间的矛盾,网络安全研究开始由单纯的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
9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荒草丛生的工业园区、夜晚一片漆黑的居民小区、常年寂寥的新建城区……一幕幕场景,诉说着“造城热”之痛。日前有调查显示,144个地级城市竟然要建20
期刊
冲击是工程实际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冲击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响应过程,具有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对冲击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将冲击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
研究政治学,不能不关注政治制度的变迁问题。综观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变迁史,都与民众的政治参与密切相关。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发展确实决定了政治制度变迁的宏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