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风是消除室内污染的主要途径。中国的住宅建筑一般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测量自然通风情况下住宅建筑通风量对研究住宅建筑室内空气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人体呼出CO2作为示踪气体测量了天津市332户住宅建筑的通风量,测试开始于2013年9月,结束于2015年6月。基于测试数据计算通风量,研究其与室内微环境、人体健康的关系,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基于测试数据,提出住宅建筑通风量多区模型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简化室内空气流动方向,计算出多区住宅建筑通风量,解决了以CO2为示踪气体的单一示踪气体法测量多区空间通风量的问题。然后,基于计算得出的通风量,对模型发展进行可靠性分析,并分析了季节、行为模式、建筑特征对通风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儿童卧室通风量中值为0.59 h-1,住宅建筑的通风量中值为0.72 h-1;(2)住宅建筑的CO2浓度和通风量季节性差异大,夏季CO2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00),夏季通风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00);(3)开窗房间的通风量中值为0.49 h-1,关窗房间的通风量中值为1.80 h-1,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4)房间人员数量不同影响室内CO2浓度,但不影响房间通风量;(5)儿童母亲学历为博士的住宅,其儿童卧室通风量显著低于其他住宅的儿童卧室通风量。最后,在住宅建筑通风量测试的基础上,对通风量和室内微环境、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通风量低的住宅中,室内有可疑潮湿问题的比率大,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在冬季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0);通风量低的住宅内“空气潮湿”的感知显著性多于通风量高的住宅,尤其是在秋季(P=0.03);低通风量房间的甲醛浓度显著高于高通风量房间(P=0.016)。室内CO2浓度、通风量与在室人员健康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住宅建筑通风量与儿童曾患鼻炎(AOR:2.51,95%CI:1.14-5.03),现患鼻炎(AOR:2.30,95%CI:1.05-5.00)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2)儿童卧室CO2浓度对儿童曾患鼻炎有显著的影响(AOR:1.65,95%CI:1.01-2.70);(3)在冬季的测试中,低CO2浓度造成儿童感冒持续时间长的危险优势比达到9.90;(4)住宅建筑通风量越低,在室人员报告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比例越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住宅建筑的通风量普遍偏低,尤其是儿童卧室。偏低的通风量不能将室内污染物有效排出,影响室内空气品质;偏低的通风量是影响儿童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和成人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危险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