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0年代R.W. Brislin将回译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工具以来,回译一直得到翻译界的重视,40多年来,尤其是近10年,关于回译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回译定义,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回译质量评价,回译文本在字句篇各层面上的处理技巧和回译者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对文学类回译作品也展开了一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华裔英文文学作品尤其是The Joy Luck Club和Moment in Peking等作品汉译的研究上,但这些研究大多只是将回译作为一般的翻译现象来对待,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回译现象来研究。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用英语撰写的描写中国文化的名著,作品中有着丰富的反映中国文化的意象和形象,将这样一部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译成中国文化所源生的语言——汉语,自然有其不同于一般翻译的独特之处,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总是会无时无刻地试图找回用英语表述的却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化特色的意象和形象的源头。这种试图找回源头的翻译,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回译,一种特殊的回译,一种没有源文本却有源文化的回译。这种回译现象,较之普通的回译更有研究价值,更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对Moment in Peking汉译的研究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即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回译现象加以研究。论文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出发,对张振玉和郁飞翻译的Moment in Peking的两个汉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在这种特殊的回译过程中,由于各自对待中西文学和文化的态度,立场和观点不同,各自的知识背景和审美诉求不同,对原作中同样的语言和文化现象采取了不同的回译策略,从而使同一原作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在回译策略上,张振玉由于有更多背景知识,有更强烈的同理心理和审美诉求而采取有些不回译,有些全部回译,有些彻底回译;郁飞则由于有相关人际关系,有为父还文债的翻译目的而采取有些回译,有些部分回译,有些表层回译。将Moment in Peking汉译作为一种特殊的回译现象加以研究,丰富了回译概念的内涵,使回译概念从原来仅指返回源文本的翻译扩展到了返回源文化的翻译,而后者才是更普遍却更隐秘因而更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回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