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与阿司匹林合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效学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索疏血通与阿司匹林合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协同保护作用,并初步阐明疏血通与阿司匹林合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联合用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方法:1.将2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组、疏血通(0.6 mL/kg)组、阿司匹林(10 mg/kg)组、疏血通(0.6 mL/kg)+可司匹林(10m g/kg)组。2.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术后2h进行再灌注,24 h后按照Longa的5级评分方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测定脑梗塞体积。3.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四项和纤溶因子。4.取梗死侧大脑皮层,采用ELISA法检测神经递质。5.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促炎症因子IL-1β、IL-6、ICAM-1、MCP-1和TNF-α,抗炎症因子IL-4、IL-10,以及血清中CD61和CD62p的表达水平。6.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核内和胞浆的NF-κB以及HMGB-1、TLR-4和I-κB等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1.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CAO/R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脑水肿、脑梗死和脑组织损伤,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增加(P<0.01)。疏血通与阿司匹林合用能够显著改善MCAO/R大鼠神经功能的缺损(P<0.01),显著减少脑水肿、脑梗死体积(P<0.05),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改善凝血四项和纤溶系统。2.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模型组大鼠血清、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的促炎症因子IL-1β、IL-6、MCP-1和TNF-α,抗炎症因子IL-4、IL-10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中HMGB-1、ICAM-1、CD61和CD62p的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促炎症因子IL-1β、IL-6、MCP-1和TNF-α的含量(P<0.05),血清中ICAM-1、CD61和CD62p的水平也不同程度降低,而抗炎症因子IL-4、IL-10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疏血通及阿司匹林单用组相比,疏血通与阿司匹林合用组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用组。3.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的HMGB-1与TLR-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I-κBα表达显著降低,NF-κB被激活,发生核转位,NF-κB表达也随之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地降低HMGB-1、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提高I-κ Bα蛋白表达(P<0.01),降低NF-κB的表达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疏血通及阿司匹林单用组相比,疏血通与阿司匹林合用组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用组。  结论:疏血通与阿司匹林合用能够有效降低MCAO/R大鼠神经损伤,抑制血小板活化,调节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改善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疏血通与阿司匹林合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可能通过TLR-4/HMGB-1/NF-kB途径调控。
其他文献
在中国的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50多种来自国外。这些飘洋过海、翻山越岭来到中国的种子,不仅满足和丰富了国人的口腹之欲,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华民族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农业文明,驯化育成了大量优良的作物品种,对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卓越的作用。原产于中国的水稻、大豆、粟等在当今世界的作物品种结构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我国的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50多种来自国外。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