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思辨”这一哲学概念延伸而产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学习任务群之一,其中思辨性阅读满足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是改善高中语文阅读缺乏理性这一现状的有效方式,同时也能满足高中生思维发展需求,符合时代对新型人才的要求。目前以课文作为范例对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进行研究的偏多,系统的综合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思辨性阅读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从理论建构和案例分析两方面入手进行研究,致力于形成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系统研究成果,给教师提供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方面的参考,也给学生提供思辨性阅读意识和方法上的引导。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引言分为三点。笔者首先论述了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研究的缘起及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从整体上分析了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研究现状;最后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目标、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分为三节,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进行理论建构。第一节以层层递进的逻辑对“思辨”、“思辨性阅读”、“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进行内涵阐述,本研究将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内涵阐释为:高中生以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能力为目标,以批判的态度,运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地进行深刻阅读;第二节在思辨性阅读定义的基础上,结合高中语文的特性,归纳出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特点分别为目的性、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和思维发展性;第三节从两个角度论述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价值,分别为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和对于教师教学的价值。第二章分为两节,在实践层面上提出了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要求及应用策略。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要求为明确的阅读目的、理性的阅读意识、谦虚的阅读态度、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批判的阅读方式;由于本研究不仅针对教师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还针对学生自主进行思辨性阅读,所以同价值一致,应用策略也是分别从学生学习策略、教师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加以叙述的。第三章分为两节,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两个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案例一呈现的是学生自主思辨性阅读策略的应用过程,案例二呈现的是教师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的应用过程。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无论是教师思辨性阅读教学还是学生自主思辨性阅读都不局限于议论文、新闻和时事评论等典型思辨性文本的阅读,思辨性应渗透进各种文本的阅读中,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树立思辨性阅读意识,养成思辨性阅读习惯,从而形成批判性思维品质和理性、包容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