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法会计”在英美法系国家称为“Forensic Accounting",译为“法庭会计”,是基于法庭诉讼需要而产生的以财务会计专业知识为背景提供证据和作证的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引用过前苏联的司法会计课程。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司法会计理论研究。1985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在检察院技术部门设立司法会计专职岗位,开展专职的司法会计活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司法会计出现了“一元论”、“专业划分”理论、“二元论”的不同理论体系,当前司法会计理论界的主流理论是“二元论”司法会计理论模式,即司法会计活动的核心包括司法会计检查和司法会计鉴定两个内容。本文在“二元论”理论模式下,针对当前国内在司法实践方向中,对经济犯罪侦查阶段司法会计研究较少的现状,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司法会计在经济犯罪侦查阶段的具体应用,有利于丰富司法会计在司法实践中的理论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经济犯罪呈高发势态,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涉税犯罪中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最为凸显。本文首先以文献分析法对司法会计理论和经济犯罪理论进行论述,概括了司法会计在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应用中的作用。其次分析了近几年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的形势,运用统计分析法从“中国裁判文书网”统计分析司法会计在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阶段的应用数据,总结归纳司法会计在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阶段的应用情况。然后以案例分析的方法,从涉税经济犯罪案件典型案例济南“3.17”案件入手,深入分析司法会计在收集、固定犯罪证据、深挖和扩展案件线索等方面的应用,在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开展司法会计活动扩展线索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本文针对实践中公安机关对司法会计的认知度不高、司法会计工作机制协作不健全,司法会计工作缺少信息技术支持等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建立健全司法会计法律法规,加强在公安机关内的知识普及,在公安机关内部设立司法会计技术岗位,培养一支专业化队伍的建议;同时建议建立公安机关司法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从社会多渠道地培养司法会计人才,使司法会计学科在中国法治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研究司法会计在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中的应用现状时,研究过程中使用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权威案例统计数据库,通过对大量案件资源搜索和数据分析,使统计的应用数据真实展现,具有较高的严谨性和证明力。第二,本人从事经济犯罪侦查一线,掌握第一手的案源资料,在案例选用上具有优势,本论文中引用的涉税犯罪典型案例是2018年本人亲自参与侦办的案件,该案例参加了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2018年“论剑”比武大赛,体现当前“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司法会计活动的有效结合,贴近实战。此外,文本还提出在公安机关内部设立司法会计技术部门,加强司法会计人才培养,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的建议,以深入推进司法会计活动在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工作中的长久发展,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和依法治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