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德国二战后艺术创作的借鉴——以巴塞利兹和基弗为例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dianci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带着当代创作实践中价值丧失的思考,对德国艺术在二战后重新崛起的原因进行研究。通过对巴塞利兹和基弗人生经历、艺术作品、创作思想的分析,呈现德国战后艺术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后带着缠绕在精神深处的种种困惑重新崛起的内在线索。  全文通过四章来展开论述:  第一章阐述两位代表艺术家的艺术特点、主张和贡献,第二章追溯二者所处的及二者的艺术产生时的社会现实环境以及民众的心理状况。第三章论述二者的艺术成就,表明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上做出的突破和推进,从而促成德国艺术在当今世界艺术中的重要性。第四章是阐述本文论点:真正有艺术价值的创作是返观“自身”的,怀着当下的困惑“回头”向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民族精神寻求滋养和创作原动力。  返观当代艺术创作—常陷入价值虚无、意义缺失、浅表化、娱乐化的面貌而缺少历史和精神维度的深刻性。德国二战后的艺术创作给了我们很好的反思实例,它带给世界艺术强大的思想能量。
其他文献
期刊
我国传统壁画遗迹无论从保存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北分化。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壁画历史悠久且保存完好,而南方多为清代以后且损毁严重。这就令研究南方潮湿
在音乐体裁范畴中,交响曲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表现体裁之一。交响曲(Symphony)是交响音乐中最大型的管弦乐套曲。交响音乐是一个包括多种体裁形式在内的庞大体系,除了交响曲(
随着物质文明的繁盛,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有质量的精神享受。商业步行街也直接映射出城市综合文明的一面,怎样将这张城市名片设计的立体,有活力,有特色,成为时下环境艺术设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