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扩散成像DTI评价电针治疗前后神经纤维束的变化,为电针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120例合格的缺血性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2组,电针组60例,对照组60例,所有的病例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以及常规的内科治疗,电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针刺治疗,穴位统一选择“曲池”和“外关”两穴,1次/天,30分/次,5天/周,共4周。两组患者中再随机各抽取15例于治疗前后进行DTI成像检测。所有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U评分、改良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MBI评分对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应用GE-AW4.4工作站Functool软件对DTI数据进行处理,测量双侧内囊后肢、病灶中心及边缘和大脑脚的FA值、ADC值和MD值,并对双侧的皮质脊髓束追踪三维重建;同时探讨病灶侧DTI各参数值与上肢运动功能评估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FMU评分和MBI评分及内囊后肢、病灶中心及边缘和大脑脚的FA值、ADC值和MD值组内及组间的差异。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FMU评分和MB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U评分和MBI评分均有提高(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电针组疗效指标FMU评分和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患者病灶侧FA值在内囊后支、病灶区中心及边缘和大脑脚等部位较对侧相对应区域低,与对侧比较,两侧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病灶侧的ADC值和MD值在病灶区中心及边缘较对侧大,与对侧比较,有统计学上差异(这<0.05);但在病灶远隔区域的内囊后支和大脑脚部位,病灶侧的ADC值和MD值与对侧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患者皮质脊髓束三维追踪成像显示左右两侧神经纤维束,病灶侧锥体束较对侧明显细小,不对称,不完整,出现中断,病灶侧向周围的传导的神经纤维束减少。3.治疗前两组患者病灶侧内囊后支、病灶区中心及边缘和大脑脚等部位的FA值、ADC值和MD值进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病灶侧内囊后支、病灶中心及边缘区和大脑脚的FA值较对侧相应区域均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差异(P<0.0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病灶侧内囊后支、病灶中心及边缘和大脑脚的FA值和治疗前比略有所上升,但和对侧相对应区域比较,仍较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治疗4周后,病灶侧内囊后支、病灶区中心及边缘和大脑脚等部位ADC值和MD值可升可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经配对t检验,组间用成组t检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病灶侧内囊后支、病灶中心及边缘和大脑脚部位FA值的大小与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FMU评分和改良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均存在相关性,而病灶侧ADC值、MD值大小与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FMU评分和改良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无相关性。结论1.电针可以促进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2.DTI可以清晰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纤维束受损及变性情况,对卒中患者在治疗和疗效评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