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鸡市场价格是衡量肉鸡产业发展及鸡肉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肉鸡市场价格的涨跌直接影响着家禽养殖户利益,关系着畜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与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特别是2013年4月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事件以来,肉鸡市场价格波动剧烈频繁,禽肉价格大幅下降,家禽消费明显降低,家禽业生产遭受重创,养殖户亏损严重。因此,如何正确把握肉鸡市场价格变动规律,探究影响肉鸡市场价格波动的内外因素,从而提出稳定肉鸡市场价格的政策建议迫在眉睫。此外,由于我国肉鸡业主要由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组成,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的生产周期、流通渠道、上市方式、消费群体各有差异,其价格变动规律各有不同。因此,应当分类型分析肉鸡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其成因。 本研究依据弹性理论和市场供求理论,选取2001年1月至2013年7月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月度价格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白羽、黄羽肉鸡价格波动特点和周期性变化,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解析中国白羽、黄羽肉鸡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本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导论”。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和研究假说,并介绍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最后总结了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理论基础和实证模型”。在理论方面主要借鉴蛛网理论和模型、弹性理论、市场波动理论以及市场均衡理论,在实证模型方面主要运用X-12季节调整分析方法、H-P滤波法及市场均衡模型,分别对肉鸡市场价格周期性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第三章“肉鸡业发展与价格波动特征”,这部分为文章的重要部分。首先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回顾分析了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的要素和特点,其次从短期与长期上,探究了我国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及其相互间价格季节波动特征和周期性波动规律。 第四章“内鸡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这部分为文章的核心部分。结合第二章的理论分析与模型基础,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视角分析了影响肉鸡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关键因素。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国自羽、黄羽肉鸡市场价格波动的短期和长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做出了总结,并结合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1)从短期来看,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价格短期季节波动明显且波动规律基本趋同;从长期趋势看,我国肉鸡价格波动符合蛛网模型,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波动规律,白羽肉鸡平均每16个月波动一次,而黄羽肉鸡的价格周期略长于白羽肉鸡,约为19个月。(2)从需求角度来看,收入是影响白羽、黄羽肉鸡消费的重要原因,且农村居民的收入变化对肉鸡消费量的影响更大。城乡居民对白羽、黄羽肉鸡市场价格的反应程度也有所区别,农村居民对市场信号的敏感度更高。(3)在供给方面,肉鸡自身生产周期、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等对肉鸡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从外部冲击理论角度,突发事件如禽流感等对价格的破坏性影响不容忽视。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1)推进肉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提升肉鸡产业化经营水平;(2)进行科学宣传,提供优质安全、适销对路的鸡肉产品;(3)完善我国禽病防控体系,减少疫病对肉鸡生产和消费的影响;(4)加强我国肉鸡生产宏观调控力度,建立肉鸡生产与价格风险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