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语言独特,富有哲理,大量的京剧文化元素为文章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葛浩文夫妇接受英国电报书局的邀请将《青衣》翻译成英语。《青衣》英译本受到读者的欢迎,在2008年入围英国《独立报》小说奖复评名单。在20世纪70年代吉迪恩·图里第一次提出翻译规范理论,他是在詹姆斯·霍姆斯的翻译研究理论和伊文·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的基础之上,综合论述了翻译规范理论。图里认为规范在翻译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遵从翻译的规范,即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本文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视角出发,从翻译规范的三个具体层面对《青衣》英译本进行定性的描述性研究,试图发现影响译本的翻译规范。图里认为翻译是一项受制于规范的活动;为了实现翻译目的,译者需要遵循源语文化中的规范和目的语文化中的规范。通过分析《青衣》英译本和原文,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各个阶段都受到不同翻译规范的制约。从预备规范开始,译者选择《青衣》作为翻译对象,主要是受到社会文化环境、代理人和商业出版集团、原文自身特色的影响,而翻译的直接性受到译者自身的教育背景和翻译能力的影响。在充分性翻译和可接受性翻译之间,译者考虑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整个多元文化系统中的地位以及读者的期待,更倾向于可接受翻译。而译者在处理原文的母体时,对原文内容进行增加、删减、移位和切割,但是基本保持了《青衣》原文的完整性;而译者受到篇章语言规范的制约,从词汇、句子、文体风格三个方面,采取多种翻译方法来试图保留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尽力做到忠实,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存在差异,为了减少读者的阅读压力,迎合读者的期待,译者进行语言转换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青衣》英译本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研究其英译本来发现影响译者翻译决策的文本内外因素,为以后英译输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