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库是现代城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之一,水库水质的好坏对饮用水安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底泥是湖库等水体底部长年累积的物质,底泥中的污染物质释放对上覆水体有着直接的影响。本论文以南方三个典型供水水库为研究对象,调查三个水库的水质和底泥污染现状;在实验室中单一变化条件下研究底泥营养物质释放规律;选择水库浅水区底泥和原水开展围隔试验,研究水库底泥营养物质在自然条件下的释放规律及其与藻类的生长关系,为水库水质和藻类的治理与防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调查3个水库的水质和底泥的污染现状后发现:3个水库水质总体较好,但总氮含量超标均属于Ⅳ类水体标准。内源磷是3个水库藻类爆发的诱发因素;A水库底泥污染最为严重,B水库底泥其次,C水库底泥污染最轻。通过控制单一环境因素的变化研究底泥总氮和总磷的释放规律发现:温度提高可以促进水库底泥总氮和总磷的释放;厌氧条件可以促进底泥总氮和总磷的释放,溶解氧过高对总氮和总磷的释放有抑制作用;底泥总氮和总磷的释放量随着pH的变化而变化,呈抛物线关系;增加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底泥总磷的释放,但是光照对底泥总氮的释放影响不大。采用围隔试验,通过对自然条件下的水库浅水区底泥及上覆水体的模拟,研究了水库浅水区底泥营养物质的释放规律及其与藻类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库浅水区底泥营养物质在第10天开始释放,第17天出现峰值,底泥营养物质的释放会加速藻类的生长;相同底泥而原始上覆水水质条件不同,低浓度的原始上覆水可以加速底泥营养物质的释放,同时藻类出现峰值的时间久于高浓度的上覆水;雨季的到来可以加速底泥P的释放,进而加速藻类的暴发,特别是绿藻暴发;藻类暴发前期,pH和溶解氧均会出现升高并达到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