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动词研究尤其是动词的次范畴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作为现代汉语动词次类的状态动词为研究对象,对其性质、特点进行全面的描写与分析,希望可以通过系统地考察揭示该类动词在语法、语义、认知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一些使用规律。全文共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本章对以往有关状态动词的研究进行回顾,主要对状态动词研究中的主要观点、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的综述。第二章对状态动词进行考察和重新界定。从语义的角度对林杏光等主编的《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中的动词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373个状态动词作为研究对象。在分类上,我们以动词带上客体成分的可能性将状态动词分为两大类,然后根据动词所支配的必有语义成分的数量又将状态动词进行下位分类。第三章对状态动词的语法特征进行描写与分析。我们主要就状态动词作为动词的主要语法性质与语法功能和作其他语法成分如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的次要语法功能进行分析,并对状态动词带宾语、补语的情况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各类状态动词所构成的句式分布进行归纳和描写。第四章主要考察和探讨状态动词与其他同现成分的共现规律。我们主要从汉语状态动词在句法上有共同性质的角度去论述,从多个角度比较详细地描写状态动词与同现成分的句法特征和分布规律,包括状态动词带“了”、“过”的考察,状态动词与“正、在(正在)......着呢”的搭配,状态动词是否能带上时量成分,状态动词与程度副词的搭配,以及状态动词与对象介词的同现等等。第五章考察了状态动词的句式语义、配价语义属性及状态动词的及物性等问题。状态动词所支配的必有语义成分主要有三个:系事、涉事、与事,三个语义角色配置的不同会引起句法结构的变化。我们具体地分析NP1、NP2、NP3的类型及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从配价角度考察了一价、二价、三价状态动词的语义属性情况,并对状态动词的及物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我们认为能充当NP1的可以是表时间、处所、机构或指人的词语,能充当NP2和NP3的只能是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探讨了NP1、NP2和NP3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来讲,NP1和NP2具有广义的领属关系,这种领属关系就是占有领属、附属领属、时间与处所、整体与部分等关系;而NP2与NP3之间则不存在结构关系。第六章主要探讨状态动词的界性问题和状态动词在时轴上的过程结构问题。对于汉语状态动词的界性问题,我们根据三要素即前界、后界、持续段的有无和强弱的特点,将汉语状态动词分为五小类进行考察。然后从这五类的界性特征及认知的角度来描写时量短语以及体标记“了”、“着”、“过”对汉语状态动词的界性的影响和制约情况。在汉语状态动词的过程结构考察中,主要探讨汉语状态动词的时间性等语义属性,分析并指出汉语状态动词如果放在时间结构上会体现出一个连续系统。第七章主要从汉语和越南语对比角度考察汉语与越南语状态动词的异同。我们从第二章的373个状态动词中筛选出167组汉语状态动词,将其与对应越译动词进行对比。根据《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对状态动词的解释义及《汉越词典》与其对应的解释义情况,从词义宽窄、词义交叉以及词义不对应等角度对汉语状态动词与其对应的越译动词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其异同之处。其次,从语法功能、语义特征、句型结构等方面对汉语状态动词及其越译动词进行分析,归纳其异同点。再次,采用陈昌来先生的配价理论,对汉语状态动词及其越译动词进行语义成分的比较,归纳其异同点。最后,以汉语状态动词“死”和其对应越译动词“ch?t”作为个案,从语法特征、语义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比较,归纳出两者的异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