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双相障碍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进展性精神疾病,部分患者可能发展成为精神残疾。因此双相障碍的治疗一直是精神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各国分别出版了相关的双相障碍诊断治疗手册,我国也于2015年修订出版了《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对双相障碍的治疗进行了规范,其中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方式。但临床治疗药物实际应用情况、药物治疗方式程序是否符合《指南》要求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院2014年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用药情况统计汇总分析,了解临床双相障碍药物治疗实际现状。目的了解我院双相障碍住院患者药物使用现状,结合《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分析临床用药合理性,为规范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入、出院诊断均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双相障碍诊断标准,接受精神药物治疗的827例患者。使用修订的药物使用调查表,通过病历调查,汇总治疗药物使用情况。结合《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药物治疗推荐建议,分析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及合理性。结果1.2014年度我院10076例住院患者中,符合调查标准的有827例,其中男513例(62.0%),女314例(38.0%);入院诊断躁狂相635例(76.8%),抑郁相192例(23.2%);76例(9.18%)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了MECT的治疗;323例(39.1%)患者入院时在接受药物治疗。2.治疗药物以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为主,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入院87.3%&出院92.0%)高于心境稳定剂的使用频率(79.6%&89.5%)。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前两位是喹硫平和奥氮平,心境稳定剂使用频率前两位是丙戊酸盐和锂盐,抗抑郁药的使用频率较低(18.6%&17.0%),苯二氮?类药物的使用频率出院时显著低于入院时(37.2%vs 54.5%,X~2=49.790,P=0.000),辅助性药物的使用频率出院时显著高于入院时(66.1%vs 5.2%,X~2=669.272,P=0.000)。3.入、出院分别有774例(93.6%)和792例(95.8%)患者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以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为主,且出院时显著高于入院时(76.5%vs67.1%,X~2=18.177,P=0.000)。4.首次或多次住院、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躁狂或抑郁相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均以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为主。5.入院诊断双相躁狂发作635例患者中,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的入院时有1例,出院时有11例,差异显著(0.2%vs1.7%,X~2=8.431,P=0.004);入院诊断双相抑郁发作192例患者中,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比例出院时显著低于入院时(67.7%vs79.7%,X~2=7.107,P=0.008),但仍显较高;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入院时躁狂相与抑郁相存明显差异(51.0%vs 66.1%,X~2=13.597,P=0.008),出院时差异更加显著(29.9%vs61.5%,X~2=62.734,P=0.000)。6.入院诊断双相抑郁发作的192例患者中,出院诊断为躁狂相或混合发作的有34例,转相率17.7%。其中104例使用有心境稳定剂的患者中有12例出现转相,而单用抗抑郁剂或抗抑郁剂联合苯二氮?类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中有11例转相,两种治疗方式转相率有统计学意义(11.5%vs 27.5%,X~2=5.484,P=0.019)结论我院临床实践中,双相障碍患者的治疗以联合用药为主,入院急性期和出院巩固期药物使用情况有所不同。治疗方式以心境稳定剂联用抗精神病药为主、核心使用心境稳定剂、喹硫平和奥氮平的高频率使用等方面基本符合《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的推荐用药原则;同时在双相抑郁的治疗、抗抑郁药的使用和苯二氮?类药物的长期联用等方面,与指南推荐还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