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审美素养的调查研究——以南京、青岛两城市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daotianxi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了核心概念审美素养的定义,在此概念的基础上,经过该领域内相关理论专家、专业实践者指导,研究者编制高中生审美素养的调查问卷。选择南京、青岛两个城市的高中生,调查高中生审美素养的发展水平,经过前测对问卷的结构和题项进行修订,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中审美素养主要包含审美体验、审美创造、审美观念三个层面。通过对正式问卷的分析,数据结果显示高中生审美素养总体发展水平明显高于问卷设定的平均水平,其中审美体验的得分水平相对较高;在不同性别、学科以及独生子女与否、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对艺术的偏爱程度、父母艺术教育观念等维度,高中生审美素养水平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学生参与学校艺术社团或艺术节的情况、父母艺术教育观念、母亲对艺术的偏爱程度,学校艺术课程的实施情况这四个因素对高中生审美素养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影响作用。另外通过客观描述题目的分析,高中生审美发展还表现出具有积极的审美观念,但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矛盾性;审美趣味表现出明显的中国古典审美偏好,并体现一定的多样性等特点。   针对高中生审美素养表现出的各种特点及问题,研究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及措施来促进高中生审美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包括学校要重视高中美育,突出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确保美育实施的整合性和连贯性;以多样性艺术模块课程促进学生艺术创作与表现能力的发展;创设动静结合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整合社区、家庭等社会有效资源来促进高中生审美素养的发展。
其他文献
民间儿童游戏具有简便易玩、丰富有趣、健康有益、普及广泛等特点,还不乏规则性、挑战性与竞争性,符合儿童心理及生理发展的需要,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朴实无华的珍宝。现如今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