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内皮细胞不仅仅是血液和组织间的一道机械屏障,而且是一个动态的、异质的、播散分布的器官,具有重要的分泌、合成、代谢和免疫功能。血管内皮细胞是创伤、感染、休克、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中极易受损的细胞,同时也是参与机体应激反应、创伤组织修复的重要成员,其增殖和分化的相互协调是烧伤、创伤后创面愈合和修复关键因素之一。 本室前期研究发现:人钙/钙调蛋白依赖的丝氨酸蛋白激酶(CASK)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的增殖,而其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对此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创伤修复等涉及血管发生、重建的病理生理现象的理解。 CASK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一个支架蛋白质参与细胞膜蛋白骨架的构建,细胞连接的形成,以及调节功能蛋白质的分布,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和基因调控等。我们发现,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中CASK能够与分化抑制因子1(Id1)相互作用。Id家族属于HLH蛋白,其结构中不含有与DNA特异性结合的碱性区,与很多bHLH转录因子结合形成无功能活性的异二聚体,是bHLH家族的负调控因子,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CASK与Id1在物理结构上存在相互作用提示两者可能在生物学功能上有所关联。本室对此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我们发现,过表达CASK的ECV304细胞的生长率显著降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16、p21表达上调,我们推测CASK过表达后所观察到的细胞增殖抑制现象可能与Id1有关,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推测和深入了解CASK抑制细胞增殖的信号机制,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本室前期的研究已经成功构建了CASK过表达的ECV304细胞,本课题主要承担CASK缺陷表达ECV304细胞模型的建立以及CASK影响细胞增殖的细胞内信号机制研究。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RNA干扰技术(RNAi),应用质粒载体介导的细胞内小干扰RNA(siRNA)表达策略,共设计和成功构建7个siRNA表达质粒,分别对应于靶基因CASK、Id1,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EGFP和GFP,全部经测序验证。 首先通过重组siRNA表达质粒对外源报告基因EGFP和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抑制效果,确认了载体介导的RNAi策略在ECV304细胞中应用的可行性。根据蛋白和mRNA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的阻断效率,筛选出对内源性靶基因CASK和Idl抑制效率较高的重组质粒。应用RNAi方法抑制CASK表达,ECV3O4细胞生长加快,而CASK过表达,ECV304细胞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实验从正调节和负调节两个方向证明,CASK能够参与ECv304细胞增殖的抑制信号。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应用RNAi方法抑制CASK表达,ECV304细胞的增殖指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较多地进入有丝分裂期和DNA合成期,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CASK是ECV3O4增殖的负调控分子。 本研究结果显示,CASK过表达时,Idl与其拼接型Idl’的mRNA组成比例发生显著的改变,Idl逐渐减少,而Idl’逐渐增高。我们推测CASK调节Idl和Idl’的组成比例可能是CASK抑制细胞增殖的原因之一。同时,细胞计数实验结果表明,抑制Idl表达削弱了CASK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提示Idl参与了CASK抑制细胞增殖的信号。 Idl分子通过与bHLH类转录因子形成无功能活性的异二聚体而抑制bHLH家族转录因子的活性,有研究证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l6和pZI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受bHLH转录因子和Idl分子的共同调节,因此我们观察了CASK下调表达情况下P16和/或pZI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以RNAi方法抑制cAsK的表达,P16和P21的表达也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这提示cAsK抑制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效应可能是通过pl6和/或pZI影响细胞周期转换而实现的。 为深入探讨CAsK影响pl6和pZI表达的机制,我们研究了cAsK表达抑制或者增强的情况下,ldl与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EZA形成二聚化的定量改变,结果表明,当CASK表达增加时,与EZA分子免疫共沉淀的Idl减少,相反当CASK表达抑制时,与EZA分子免疫共沉淀的Idl明显增多。提示同样作为Idl分子的结合伙伴,CASK与EZA分子可能存在类似竞争的关系。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提出一个尚未见报道的哺乳动物细胞增殖抑制信号:细胞外(细胞间质)信号传递到支架蛋白CASK,CASK与细胞内分子Idl结合,减少了Idl与bHLH类转录因子EZA的结合,由于Idl是EZA负调控因子,EZA转录因子与Idl结合减少,相应地对某些下游靶基因的转录活性增强,通过结合p21/P16基因调控序列的E一box(CANNTG)区,促进pl6、pZI表达增加,抑制细胞周期转换,抑制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