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性作家若干代表性作品中对母性的不同态度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u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女性对母性应持有什么态度,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一直有所反映。随着上个世纪妇女运动的展开,这一问题更成为一个热门又棘手的话题。对待母性的态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昭示了现代女性所面临的困境的实质,即如何在坚守自我与奉献自我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对于母性的思考在女性主义作家的作品中尤有反映。本文拣选了上个世纪不同时代的四部女性主义作家的作品,结合女性主义的理论,探讨女性与母性的关系。四部作品分别为凯特·肖邦的《觉醒》、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玛芝·皮尔希的《时间边缘的女人》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手记》。《觉醒》中的主人公埃德娜在一个世纪以前的维多利亚时代,已深刻意识到母性责任与女性自我发展之间的冲突,觉醒的埃德娜没有找到自我解放的出路而最终选择了死亡。关于母性是女性解放的障碍的观点也同样反映在玛芝·皮尔希的《时间边缘的女人》中,皮尔希认为只有使用人工生育技术代替自然生育,女性才能得到根本的解放。与以上观点不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以及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手记》反映出作家对母性积极正面的看法。《到灯塔去》塑造了一个以拉姆齐夫人为中心的母性世界,展示了母性的力量和魅力。在《使女手记》中,阿特伍德抨击了现代人工生育技术的发展,阿特伍德认为母性是女性的力量所在,而人工生育技术将进一步加强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四部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家对母性的反思及现代女性命运的关注,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二十世纪不同时期女性主义各个流派对于母性的主要看法。论文最后做出结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并不是母性,而是不合理的父权体系。人们应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合理,两性和谐的社会,使女性不但乐于承担母性责任,也能更好的享受母性。
其他文献
猪口篤志の『日本漢詩鑑賞辞典』によると、王朝時代は日本漢詩の起源期とされている。『文華秀麗集』は王朝漢詩における最も目立つ「勅撰三集」の一つで、中晩唐の華麗な詩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对句子模式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和发展的大背景及其在俄语研究中呈现的理论派别及研究成果作一简介,由此来了解《80年语法》的句子模式理论研究的
  本文通过对《东风:西风》和《大地三部曲》相关评论的综述,指出其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文化边缘人”概念,提供一个新的维度去理解赛珍珠被拒于美国文学史及
当代美国文坛群星闪耀,简·斯迈利便是其中一位。她出版过很多图书,她的代表作《一千英亩》获得了普利策奖以及国家图书奖。自从这本书的出版以来就有诸多关于这篇文章的论文
Alice in Wonderland是19世纪英国“儿童文学之父”刘易斯·卡罗尔最为著名的作品,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在中国,赵元任和吴钧陶是众多译者中较有代表性的两位。本文旨在以两
随着竞争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流动以及经营节奏的不断加快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剧,导致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大幅动荡。众多投资者因缺乏对企业风险暴露程度,风险类型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