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光的局域化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囚禁光子、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实现慢光效应、全光存储、光学传感等,这使得约束光的能力在现代光学科学中变得极其重要。众所周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可以被金属反射镜、光子带隙材料或全内反射所束缚,在这些情况下,辐射波由于对称性不相容或动量不匹配被完全禁止。反过来,一个态在任何开放系统中都能与外部辐射波耦合,并不可避免地会损失能量。然而,连续谱中束缚态(Bound stat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的局域化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囚禁光子、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实现慢光效应、全光存储、光学传感等,这使得约束光的能力在现代光学科学中变得极其重要。众所周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可以被金属反射镜、光子带隙材料或全内反射所束缚,在这些情况下,辐射波由于对称性不相容或动量不匹配被完全禁止。反过来,一个态在任何开放系统中都能与外部辐射波耦合,并不可避免地会损失能量。然而,连续谱中束缚态(Bound state in the continuum,BIC)构成了一个反直觉的例外:在一个频率处于辐射连续谱内的开放系统中,它仍被完全束缚,无任何能量泄露。历史上,BIC的概念最早是由冯·诺伊曼和维格纳在量子力学中提出的。近年来,随着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光子结构已成为实验观测和实际利用BICs的极具吸引力的平台。在实际应用中,BIC激发的模式(准BICs)因具有超高品质因子和强局域场的特性,在激光器、传感器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尽管,这些年人们在光学领域中对BIC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还是有许多空缺需要不断地探索。在本文中,我们发展了一套理论来详细研究光子晶体平板中BIC的物理形成机制和近场特性,此外还揭示了引入具有PT对称的扰动对BIC的影响。这些研究可以从新视角加深我们对BIC的理解,也为将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铺平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的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包括光子晶体的研究历史,BICs和PT对称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光学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相关的理论方法,为光子晶体平板中BIC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第三章中,我们发展了一套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来解释光子晶体平板中BIC的物理形成机制。首次提出了相干全反射的概念来设计反射镜,其物理内涵有别于传统的全内反射和光子带隙效应,它源于光子结构中多个模式的相干,可以用参数空间中透射的拓扑涡旋来表征。基于这种相干全反射,我们从理论上推广了传统的波导条件。最后,我们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利用这个推广的条件可以自然地得到BIC。本研究为全反射镜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案,对导波光学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同时也为BIC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清晰地物理图像。在第四章中,我们通过将BICs分解为光子晶体中的多个体Bloch模式,进一步分析了BICs在光子晶体平板中的近场特性。基于上一章中推广的波导条件,可以得到BICs在近场的空间场分布细节。我们理论上分析并仿真验证了BICs可以用其所组成Bloch模式的指标(或节点数)来表征,特别注意到,用来表征BICs的模式指标的数量不止一个。此外,我们发现除了BICs外,所有的导模共振也可以用这些模式指标来标记。我们的结果在导波光学、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高品质因子微腔传感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第五章中,我们研究了来自材料增益/损耗的额外扰动对原来BICs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在周期结构中引入PT对称势时,每一个原来的BICs总是会分裂成一个BIC和一个激光阈值模式。在能带上,激光阈值模式与BIC在相同的频率但相反的波矢处成对出现。从理论分析方面,基于时域耦合模理论,BICs和激光阈值模式之间的联系能够被揭示。这些新现象体现了PT对称的扰动与BICs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物理。第六章为全文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螺纹干式旋铣是一种适用于螺纹工件批量生产的典型绿色切削加工工艺,在高档精密数控机床行业乃至大型装备制造业的高品质螺纹成形加工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在螺纹干式旋铣加工过程中,切削加工区域产生的高温会对工件残余应力产生影响,而工件残余应力最终会影响螺纹工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寿命与耐腐蚀性。目前在切削温度与残余应力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切削加工工艺,而针对具有多刃断续成形特性的螺纹干式旋铣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低维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维度特性和优异的物理性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石墨烯是典型的二维材料,其费米能级附近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在未来纳米电子器件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石墨烯发现后,其他二维材料,例如:硅烯、磷烯、Ⅲ-Ⅴ族化合物、Ⅱ-Ⅵ族化合物、过渡金属硫化物等层状材料等也相继被理论预测或者实验合成。近年来,人们在低维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力学、电学、磁学、光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进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能很好地应用于电力装备运行过程中状态特征物的检测,是确保电力装备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变压器油中糠醛含量作为油纸绝缘装备老化状态的关键指标之一,开展SERS应用于油中糠醛检测研究对拓展拉曼光谱技术在电力装备运行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实现糠醛等油纸绝缘微量老化特征物可靠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变压器油中糠醛含量低、分子散射截面小等问题;围绕高一致性SERS基底制备及其对
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在光催化和天然气吸附等领域展现了潜在的应用前景。MOFs具有超强的可设计性的特点,能够轻易调节材料的孔结构、拓扑结构及表面性质。为了提高MOFs的光催化及能源气体吸附性能,改性制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调控其结构,提高材料的应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改性制备方法对MOFs材料的骨架结构、孔结构及孔道表面性质
实际工程系统往往具有高度复杂动态特性,其控制问题极具挑战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被控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针对复杂非线性系统的预设性能控制尤为重要。目前针对该类非线性系统的有关预设性能控制方法中,大多数方法只能保证跟踪误差在无穷时刻收敛到某种预设的精度,且设计参数的选择对系统初始条件存在依赖性。由于安全性需求或者不同的任务需要,系统每次重新启动时往往具有不同的初始状态或不同的期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事件监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也是事件监测的基础。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在事件监测应用中存在诸多技术难点,例如多约束的复杂环境处理、有限的传感器资源分配、复合事件的置信度合并、多种监测场景下的网络部署和事件覆盖漏洞修复。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多约束环境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复合事件覆盖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事
镁合金具有重量轻、比刚度高、模铸生产率高和易回收利用等一系列优点,使其特别适用于交通运输、国防军工、3C产品等许多领域。变形镁合金受制于冶金质量和晶格类型,其塑性指标不足是制约其扩大应用的瓶颈,通过添加合金化元素可提高其纯度、协调其变形机制等来改善合金塑性,而Mn和Gd作为添加元素值得考虑。本文研究了Mn含量对Mg-Mn合金除Fe效果和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了Gd含量对Mg-Gd合金溶
换流变压器是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关键设备,严苛的运行环境导致换流变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力高。换流变压器阀侧出线装置由多层“液-固”油纸绝缘结构组成,在运行过程中承受交流、直流和交直流复合电压等作用,是绝缘薄弱环节。空间电荷/界面电荷问题是影响换流变压器阀侧出线装置绝缘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针对较大尺寸多层“液-固”油纸绝缘结构空间/界面电荷分布特性分析,缺乏有效的测量手段和空间/界面电荷分布仿
研究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促进BMMSCs成骨向分化是骨再生和骨代谢性疾病治疗的关键。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调控BMMSCs成骨向分化,而蛋白磷酸化在信号通路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蛋白磷酸化是由激酶和磷酸酶催化的可逆的动态过程。双特异性磷酸酶(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s,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动和调速装置,永磁涡流耦合器(Permanent Magnet Eddy Current Couplers)改变了传统的传动方式和调速理念。它通过改变气隙长度完成负载转速和输出转矩的变化,实现了能量在电机与负载之间的空中传递,具有结构简单、无机械连接、隔离振动和无谐波等优点,因此在风机、水泵、皮带机等高耗能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磁型永磁涡流耦合器通过改变传统磁转子的结构和充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