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的女性混合性尿失禁(]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MU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指导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9月-2012年5月收治的76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SPARC组(36例)和TOT组(40例)。统计患者年龄、产次等一般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3-48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要求患者手术前后分别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国际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患者性生活质量问卷简表(PISQ-12),泌尿生殖苦恼目录短表(UDI-6)/尿失禁影响问卷表短表(ⅡQ-7);并在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测量膀胱残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分析随访结果,比较两种术式的短、中期疗效和并发症。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同一指标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检验水准。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病例研究结果:①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ICI-Q-SF问卷症状及生活质量(QOL)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0);两组有性生活患者术后PISQ-12评分与术前相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变化(P>0.05);两组患者术后UDI-6问卷及ⅡQ-7问卷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1)。③SPARC组治愈25例(69.4%),改善3例(8.3%),有效率77.8%(28/36);TOT组治愈26例(65%),改善4例(10%),有效率75%(30/40);两组在治愈率及有效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④两组术后部分患者短期排尿障碍,保守治疗多于术后1-2周内缓解,不影响中期疗效;⑤两组术后3个月Qmax较术前稍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VR与术前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1、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以SUI为主的MUI具有满意疗效。2、经耻骨后路径及经闭孔路径尿道吊带术治疗以SUI为主的MUI均有疗效,且疗效结果无明显差异。3、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应作为治疗以SUI为主MUI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