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以沉重打击,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都出现了明显地下降,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早已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的中国经济难以从此次危机中幸免,与国际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中国出口贸易更是深受其害。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2014年我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严重放缓,年平均增长率仅为6.34%,远低于2002-2007年27.26%的增长水平。在出口贸易增长萎靡不振的同时,我们却惊喜地发现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正蓬勃发展,交易规模迅速扩大。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约为0.8万亿元,占外贸总额的4.4%;2014年交易规模上涨至4.2万亿元,在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也上升至15.9%;6年间交易规模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1.8%,远超同期出口贸易增速。党和国家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迅猛增大高度重视。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皆强调将互联网与国际贸易结合,鼓励和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形成蔚为可观的产业集群和发展规模。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互联网+国际贸易”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生力军和新动能,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实现优进优出,发挥我国制造业大国优势,促进外贸企业的发展和升级;有利于增加就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有利于我国“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和装配制造”国家战略,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这一背景下,论文选取跨境电子商务作为研究对象,在企业层面从多个维度考察和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为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贸易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深层次的思考和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更好推进“互联网+国际贸易”战略提供了扎实可靠的实证研究成果。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2)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市场选择的影响;(3)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产品的影响;(4)如何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提高我国外贸出口水平。论文共分七个章节,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部分,总领全文,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思路框架、创新之处,帮助读者理清文章脉络和思路。第二章为文献回顾部分,归纳、梳理了与本文联系紧密的三类文献。第一类文献为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的研究。文章从跨境电子商务在中国兴起的原因、运营模式、与传统贸易的异同三个方面对这类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类文献为互联网对贸易影响的相关文献。根据研究层级的不同,论文将该类文献划分为对国家层面的研究和对企业层面的研究,并分别进行了综述。第三类是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及其拓展相关文献。在深入分析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Melitz,2003)的基础上,论文对该理论拓展中与本文联系较为紧密的部分进行了重点综述,包括引入贸易中介的拓展、引入国家差异性假设的拓展、引入产品差异性假设的拓展等。第三章为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特征事实的描述和分析。第一步,文章将跨境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爆发期,深入分析了各时期外贸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方式、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和营运模式及代表性的平台企业等。第二步,收集整理2012年以来我国政府发布的涉及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文件,简要介绍了文件的发布时间、发布部门和主要内容,从而揭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政策演进历程。第三步,结合数据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和结构等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第四步,总结和归纳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第四章至第六章为论文的实证章节,从多个维度实证考察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贸易效应。因为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开展国际贸易,所以估计思路上,文章通过考察企业是否使用电子商务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来实现考察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贸易效应的目的。实证估计中所采用的主要数据包括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数据和阿里巴巴中国站付费会员数据。其中最关键的阿里巴巴中国站付费会员数据是作者通过网络爬虫技术从阿里巴巴中国站下设的企业黄页网站获取。文章采用的实证估计方法为倍差匹配法(PSM-DID)。这主要是考虑到高生产率的企业、中小企业更有可能成为阿里巴巴的付费会员,研究中需要对选择性偏误进行控制,以便获得一致的估计结果。在第四章中,论文着重考察了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规模的影响。在充分分析了可能影响路径和机制的基础上,论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使用电子商务与否对总样本以及根据企业规模、所有制、所处行业技术水平高低划分的分样本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规模的影响。在第五章中,论文考察了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市场结构及特征的影响。本章节试图解答两个问题:一是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市场分布的影响,是使出口市场变得多元化,还是集中化;二是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市场特征的影响,是使企业更多向哪类国家出口。论文首先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市场选择的可能影响;然后,构造了企业出口国家层面二元边际、企业出口市场发展水平指数和企业出口市场距离水平指数三个指标;最后,建立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在第六章中,论文考察了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产品多方面的影响。论文首先从产品层面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然后构建企业出口产品层面三元边际、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和出口产品质量多个指标;最后建立计量模型考察使用电子商务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从而解答跨境电子商务对出口产品种类、数量、价格、技术复杂度和质量的影响。考虑到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差异性较大,除了估计对总出口产品各指标影响外,论文还分别估计了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各项出口产品指标的影响。第七章为论文结尾章节,总结全文,给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当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正处于发展爆发期,跨境零售进口发展迅猛,大型工厂频频上线。未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特征可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企业间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将由信息服务平台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变;二是出口市场和出口商品种类将日趋多元化;三是品牌作用凸显,企业软实力重要性加大;四是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规制将逐步健全和完善。第二,从总体看,跨境电子商务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规模的提升,并且这一效应表现出一定随时间增大的趋势。从分样本的估计结果来看,跨境电子商务对各类企业出口倾向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不同类型出口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则有一定差异。具体的,使用电子商务仅对中小型出口企业、私营和外资出口企业、低技术行业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第三,从企业出口市场角度看,跨境电子商务对出口企业出口规模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源于国家层面广延边际的提升,其次才是国家层面集约边际的提升。对出口市场特征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使用电子商务将使出口企业更多地向发达国家出口,以及向与中国距离较远的国家出口。第四,从企业出口产品角度看,跨境电子商务对出口企业出口规模的正向促进作用仅源于其使企业的出口产品的种类增多。对产品层面三元边际的估计结果表明,使用电子商务仅显著促进了种类边际的提升,对出口产品价格和数量边际没有显著影响。对出口产品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使用电子商务虽然不会影响出口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但是却对一般贸易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系统梳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演进历程。本文收集了2012年以来我国各政府部门发布的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并按照发布时间、发布部门、文件名称、文件主要内容对各文件进行梳理。最后,根据各时期发布政策的主要特点,文章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演进历程分为政策起步期、政策发展期、政策细化期。第二,使用网络爬虫获取电商平台数据并将其运用于经济学研究。数据一直是阻碍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定量研究的主要障碍。面对这一困难,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了中国B2B市场最具代表性的阿里巴巴中国站的付费会员名录数据,将其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合并,从而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考察。通过网络爬虫获取网络上的海量资讯并将其运用于经济学研究分析是本文的一大创新和尝试。第三,定量考察了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现有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文献大多着眼于电商平台跨境零售业务崛起所导致的现实监管问题。这些研究以逻辑分析和论述为主,缺乏结合数据的定量研究。基于多个大型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库,本文实证考察了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已有研究的空白。第四,考察了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市场选择和出口产品特征的影响。以往企业层面关于互联网与贸易的研究主要考察了企业使用互联网(网站或邮箱)对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规模的影响,缺乏进一步考察互联网对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等方面更深层次的影响。本文从两方面推进了互联网与贸易相关主题研究,一是将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具体化为使用电子商务,考察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平台状况对其出口的影响;二是对贸易影响研究内涵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