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近代针灸医案以及学术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检索图书馆馆藏及网络数据库等途径收集近代针灸相关的文献,整理出近代医家在某些病证上的针灸诊治思路及经验,并对该时期针灸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归纳出近代针灸的学术发展变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首先,通过分析近代针灸发展的时代背景,探讨该时期针灸学术的发展变化特点。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科学”渐渐成了那个时代的主要精神,为了生存和发展,中医“科学化”似乎是在此背景下的唯一出路。针灸界在创办学校、编写教材、成立学社以保存传统针灸理论及技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引入西学以阐发经络的形质及功能、指导针刺的深度。受科学思潮的影响,针灸界在一定程度上更注重实用性较强的针灸技法而淡化了传统理论的继承,但仍有部分医家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改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通过对检索到的近代针灸医案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该时期针灸医案的特点。由于出版业的兴盛,民国时期出版了相当数量的针灸医籍,针灸医案相关的著作也随之增多,并开始出现了记录针灸医案的专著。这一时期的针灸医案普遍记载较为详尽,如病因病机分析、辨证取穴、操作手法及调护与预后等通常均有记载,且涵盖的病种相当丰富,内、外、妇、儿、伤科、急症等均有涉及。除了有专门的针灸医案著作,该时期的针灸医案还广泛分布于笔记小说及一些杂志当中。然后,通过对近代不同地域流派医家进行分析,厘清近代针灸学术发展脉络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涉及的地域流派有上海、岭南、广西等地,主要介绍各流派的学术思想,取穴以及手法特点。最后,归纳总结近代针灸哲学思维方式由非对象化思维主导转变为对象化主导,本文通过对对象化和非对象化概念的梳理,进一步阐释对象化的道与非对象化的道,并分别指出对象化的道与非对象化的道在针灸中的应用,将两者优劣势进行对比,指出针灸活动除了以对象化的方式外,也需注重非对象化的这一传统的思维方式,并提出非对象化思维对当代针灸的积极意义。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近代针灸进行研究后认为,近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该时期的针灸学术中不仅继承了传统针灸,同时也吸收了现代西方医学的启示,为传承和传播针灸医学,出版针灸著作,同时也留下了大量记载详实的针灸医案。这些医案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其中所承载的医家的学术思想更是对当前针灸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值得去深入挖掘、研究。同时,由近代发展而来的针灸流派奠定了当代针灸格局,近代针灸哲学方式的转变亦对当代针灸有着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