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听性脑干反应及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听性脑干反应及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以便通过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及姿势描记检查对前庭脊髓反射功能作定量分析,对静态平衡能力及内耳功能进行评价、对治疗及保健提供重要信息。 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及健康对照组。前者又根据睡眠呼吸监测缺氧程度的不同及呼吸暂停指数的不同分为轻、中、重组。年龄30-49岁。采用2003年8月-2004年10月于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手术治疗的病人。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91例,男性79,女性12例,轻度27例,中度31例,重度33例。对照组30人,男性21人,女性9人。年龄30-49岁,体重指数相当。以上所有病例均在醒后2-3小时内进行ABR测试;安静环境下行静态姿势描记检查,分别测定睁、闭眼时重心移动的外周面积(mm2)、路径总长(mm)和晃动速度(mm/s);分别对28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前1周及术后2月进行以上测试,了解其对听性脑干反应及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 研究结果: 1.对照组与轻度、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ABR测试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Ⅲ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Ⅰ、Ⅴ波潜伏期(1.85±0.13、5.98±0.67)与对照组(1.47±0.10、5.46±0.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Ⅰ-Ⅴ波间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Ⅲ-Ⅴ波间期(2.32±0.14)与对照组比较(1.28±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对照组与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静态姿势描记检查比较睁、闭眼状态下外周面积、路径总长、及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中度比较外周面积、路径总长及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睁眼:251.86±56.77,1259.45±297.34,20.28±3.97)(闭眼:420.31±67.73,1374.94±307.34,22.92±4.01):与重度比较外周面积、路径总长及速度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睁眼:310.127±2.21,1514.68±364.88,25.24±4.07)(闭眼:498.92±80.08,1736.99±386.27,28.95±4.62)。睁眼状态下轻度与中度比较、中度与重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度与重度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三者的参数分别为:轻度:172.07±49.91、810.02±70.01、13.05±0.55;中度:251.86±56.77、1259.45±297.34、20.28±3.97;重度:310.12±72.21、1514.68±364.88、25.24±4.07。闭眼状态下与睁眼状态下各组间比较的结果一致。 3.28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后2月与术前1周相比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差异无显著性;静态姿势描记检查:睁眼状态外周面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路径总长和晃动速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术前三者的参数分别为:308.79±65.23、1568.71±315.21、26.31±4.17(睁眼);术后分别为:207.01±40.33、805.21±65.54、18.79±3.68(睁眼)。闭眼状态外周面积,路径总长及速度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三者的参数分别为:483.78±79.21、1790.91±380.01、29.91±4.65(闭眼);术后分别为:379.34±63.10,1299.97±100.71,25.55±4.27(闭眼)。 研究结论: 1.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长期严重缺氧对听性脑干反应有一定影响,而轻、中度缺氧对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不大。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不同程度缺氧会影响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和人体静态平衡能力。中、重度缺氧病例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异常,静态平衡能力减弱。 3.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后2月对听性脑干反应影响不大,而静态平衡能力增强。 4.姿势描记图是对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量化检查,结果客观可靠,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尤其可用于随访。 5.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静态及动态平衡能力减低,在临床实践中,要对其做好工作环境及生活环境中的保健教育,预测可能导致患者不稳或跌倒的因素,指导其安全地生活。
其他文献
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组织学上以显著的粘膜及粘膜下层血管扩张为特征。
目的: 1.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分析育龄期正常人输卵管和服用米非司酮后人输卵管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增殖中、晚期表达情况的变化。 2.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计数和分析育龄期正常人输卵管和服用米非司酮后人输卵管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 3.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服用米非司酮后的人输卵管粘膜上皮的超微结构的变化。 方法: 1.取育龄妇女增殖中、晚期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