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易斯·厄德里克(1954-)是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的中流砥柱,以“北达科他”四部曲闻名于世。《爱药》便是此四部曲的开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与成名曲。该书于1984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评论界奖,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当代美国印第安长篇小说。其主要内容描述了两个印第安家族的家庭生活与家庭故事。厄德里克通过描写小说中的印第安人在《道斯法案》下保留区内处于两种文化夹缝中的的真实处境,以及回归传统的失败和向白人文化对抗的失败,记录了现代印第安人的生活困境的同时还注重了对印第安人精神状态和心灵归宿的发掘,尤其是通过小说深层次的描绘出了身处白人文化侵略中印第安文化的存在危机并为其指出了出路所在。1978年,由“后殖民主义三剑客”之一的爱德华·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它标志着后殖民理论的体系化和理论化。后殖民主义理论以种族、帝国、族性为主要内容,从西方文学的角度揭露了殖民主义和全球化语境中的“隐伏”的文化殖民现象,并且描绘了文化殖民中世代传承的意识形态基因,点破了虚构、歪曲东方的种种符号操演,为东方、第三世界民族国家认识他者和自我、建构自我的主体、定位自己的文化身份提供了新的而且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后殖民理论主要强调西方对东方的话语权及经济、政治等形式的隐性压迫。这种隐性压迫体现为一种文化用其所能够采取的各种手段对另一种文化进行控制、统治和奴役。如今,文化因素体现在国际关系新动向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化霸权”。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了加强西方式民主制度的推行,除了喜爱采用政治手段以及其他手段来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之外,也善于采用文化的力量来制约和影响国际国内事务。因此,在当代社会,要构建一个完全跳出西方殖民话语体系的新话语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后殖民主义时代,“杂糅”成为了文学上的新特点。本论文以后殖民理论为理据,着重分析《爱药》中印第安家族众多族人,诸如琼、露露、玛丽、艾伯丁、莱曼、盖特、尼科特等齐佩瓦居留地的幸存者们采取的“接受杂糅性”来作为一种对抗文化殖民化的策略,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在文化对抗中寻求文化身份所采取的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态度。《爱药》中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的复杂状况寓意了文化对抗和文化杂糅这个主题。在文化身份的探求中,小说中的人物体现了诸多的对抗性:一是印第安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的对抗。琼采取以死抗争寻求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二是印第安人在与白人社会制度的对抗。盖特选择以流浪汉的方式生存来反抗社会制度的不公平。三是印第安政治制度与对美国政府的政策对抗。亨利则用自杀寻求解脱长期以来压抑的精神焦虑。造成这一系列悲剧的罪魁祸首则在于:美国推行的文化帝国主义以及白人文化霸权统治。这种文化霸权殖民统治具体表现为对印第安民族在生存、生活、工作、教育、社会制度、宗教等方面的社会歧视;为印第安儿童开办寄宿学校、强制推行英语教育和基督教信仰的传播以及对印第安民族的征服与文化灭绝。这种殖民统治造成了当代印第安人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危机,生存窘境以及长期以来压抑的精神焦虑。在文化身份的探求中,《爱药》体现了作者的“杂糅”策略。这一“杂糅性”具体表现在:琼对身份寻求、回归家园、露露维护生存家园、玛丽维护爱情生活的失败;利普夏维护印第安古老传统的失败;以艾伯丁、露露为代表的等人拥护白人文化的态度;白人建立代表印第安文化特色标签的战斧工厂;莱曼成功运营白人建立的战斧工厂。本文认为:首先,《爱药》本身的叙事特征就是“杂糅”的典范。其次,以艾伯丁为代表的印第安人对待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的积极态度意味着印第安人已经意识到在白人殖民文化霸权下,要想构建完全跳出西方殖民统治的印第安本土文化是不可能的。最后:利普夏身上的古老的印第安神秘力量在爱药上的“消失”,体现了印第安文化面临被白人主流文化同化的困境,完全隔断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的联系纽带在当今社会是不可行的。只有在文化“对抗”中接受“杂糅性”的同时保存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并结合实际发展印第安文化的构建之路,印第安文化方可在以美国主流文化为主导的纷繁社会之中寻得一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