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科学评价河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农田的氮素(N)集约度,利用391个农户的生产调查数据和田间试验数据,并运用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模拟不同氮肥施用量下的作物生产力,对农田氮素平衡现状以及秸秆还田对氮素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 1 )河北平原小麦-玉米农田氮素为盈余状态,平均年盈余量为 136.1 kg/hm2,其中,化肥占农田氮素总输入的70.2%。小麦、玉米生育期氮素盈余量平均分别为91.7 kg/hm2和44.4 kg/hm2。
(2)河北平原农户2014年的小麦-玉米平均产量为15010.3 kg/hm2,平均氮肥投入量为512.8 kg/hm2;在模拟的生产函数上农户平均产量所对应的施氮量为211.3 kg/hm2;河北平原小麦-玉米高产示范产量为20810kg/hm2,相应的施氮量理论值为410 kg/hm2。农户平均产量与高产示范产量之间还有5800 kg/hm2的差距,在今后的产量开发过程中,在达到高产示范产量的同时,氮肥施用量可以在当前的基础上有所减少,按照2014年的平均产量水平计算,可减少氮素投入102.8 kg/hm2。
(3)河北平原小麦-玉米产量低于可获得产量的农户分别占总调查农户的97.1%,其中低投入低产出和高投入低产出的农户比例分别为 32.7%和 64.4%;达到可获得产量的农户仅为 2.9%,其中低投入高产出和高投入高产出的农户比例分别为0.7%和2.3%。因此,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重点应放在改善生产条件和提高田间管理技术(包括氮肥管理措施)上。
(4)玉米秸秆还田是一项重要的氮素投入来源。玉米秸秆的氮含量平均为0.94%,且随着秸秆的部位的升高而增加—上1/3、中1/3和下1/3的含氮量分别为1.2%、1.06%和0.7%,上1/3、上1/2和上2/3秸秆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占总秸秆的15.7%、31.75%和58.9%。不同部位和比例的玉米秸秆还田影响农田氮素平衡—当玉米秸秆还田下1/3、下1/2和下2/3时,小麦-玉米氮素盈余量比玉米秸秆整株还田的氮素盈余分别减少了47.8、25.8和12.7 kg/hm2。
( 1 )河北平原小麦-玉米农田氮素为盈余状态,平均年盈余量为 136.1 kg/hm2,其中,化肥占农田氮素总输入的70.2%。小麦、玉米生育期氮素盈余量平均分别为91.7 kg/hm2和44.4 kg/hm2。
(2)河北平原农户2014年的小麦-玉米平均产量为15010.3 kg/hm2,平均氮肥投入量为512.8 kg/hm2;在模拟的生产函数上农户平均产量所对应的施氮量为211.3 kg/hm2;河北平原小麦-玉米高产示范产量为20810kg/hm2,相应的施氮量理论值为410 kg/hm2。农户平均产量与高产示范产量之间还有5800 kg/hm2的差距,在今后的产量开发过程中,在达到高产示范产量的同时,氮肥施用量可以在当前的基础上有所减少,按照2014年的平均产量水平计算,可减少氮素投入102.8 kg/hm2。
(3)河北平原小麦-玉米产量低于可获得产量的农户分别占总调查农户的97.1%,其中低投入低产出和高投入低产出的农户比例分别为 32.7%和 64.4%;达到可获得产量的农户仅为 2.9%,其中低投入高产出和高投入高产出的农户比例分别为0.7%和2.3%。因此,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重点应放在改善生产条件和提高田间管理技术(包括氮肥管理措施)上。
(4)玉米秸秆还田是一项重要的氮素投入来源。玉米秸秆的氮含量平均为0.94%,且随着秸秆的部位的升高而增加—上1/3、中1/3和下1/3的含氮量分别为1.2%、1.06%和0.7%,上1/3、上1/2和上2/3秸秆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占总秸秆的15.7%、31.75%和58.9%。不同部位和比例的玉米秸秆还田影响农田氮素平衡—当玉米秸秆还田下1/3、下1/2和下2/3时,小麦-玉米氮素盈余量比玉米秸秆整株还田的氮素盈余分别减少了47.8、25.8和12.7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