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蔺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马蔺植株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首先选用萝卜、苜蓿、黄瓜种子为受体,统计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萌发指数,探测马蔺水浸提液是否具有化感作用。其次以月为单位,统计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对马蔺的化感强度进行测试。最后,对受试植物幼苗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马蔺根浸提液的处理A(1g/ml)对三种受试植物种子的萌发都没有影响,处理C(0.57g/ml)只对黄瓜种子有显著影响,只有处理B(0.67g/ml)对三种种子的萌发都有影响且达到显著水平;而马蔺的叶浸提液中,除了处理C对于萝卜和苜蓿的种子萌发没有影响外,其它各个浓度处理对三种种子都有影响且达到了显著水平。幼苗生长情况也大体相同,叶提取液的各个浓度处理对萝卜、苜蓿、黄瓜的根长生长抑制都达到显著水平,尤以处理A(0.5g/ml)及B(0.33g/ml)对苜蓿的抑制最为显著。根提取液的处理B和C(0.28g/ml)对萝卜、苜蓿、黄瓜的根生长抑制都呈现差异水平显著,并以B处理对苜蓿和黄瓜最为明显。因此可以总结出,马蔺植株具有化感作用,作用的强弱随受试植物的不同而不同,随处理浓度不同化感强度不同,且地上生物量比地下生物量的化感强度大。通过对受试植物种子最终萌发率的统计,可以看出,对于苜蓿的最终萌发率,三个月份的马蔺水浸提液对其影响均不显著,而从受体萝卜种子来看,八月份的马蔺水浸提液对萝卜的最终萌发率影响最大,且以处理B的萌发率最低,表明马蔺化感作用的强弱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其最强作用出现在8月。通过对受试植物幼苗的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这四个指标的测定可知,马蔺植株水浸提液对苜蓿和虎尾草幼苗的生化指标影响不同。其中,马蔺水浸提液的三种处理浓度对苜蓿幼苗的四个生化指标有影响,表现为降低了蛋白质含量(处理A、B),减小了POD(处理A、B、C)、CAT(处理B、C)、SOD(处理B、C)的活力,但影响不显著。而马蔺水浸提液的三种处理浓度对虎尾草幼苗的四个生化指标的影响则表现为增加了蛋白质含量(处理A、C),提高了POD(处理B、C)、CAT(处理A、C)SOD(处理A、B、C)的活力,且影响很显著。综上,马蔺水浸提液对苜蓿具有微弱的化感作用,表现为抑制效应,而对虎尾草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表现为既有抑制又有促进。本文选用鸢尾科植物马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化感潜能,探讨其对苜蓿、虎尾草幼苗的化感作用,旨在为研究马蔺与盐碱化草地中的主要优势群落间的竞争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BMP2和BMP4是骨形成蛋白家族中的两个重要成员,在结构和功能上这两种蛋白都非常相似,两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语音识别技术是信息领域的标志性技术,语音识别作为人机对话的手段,近年愈发显现出其在IT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研究的语音识别指利用计算机识别出语音信号所表达的内容,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