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越南作为在现今走上改革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革新)时间最长、程度最深、影响最大,并且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实践和经验。二者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优势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调整与变革,开创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对所有制关系、市场与分配形式、社会发展模式等理论进行了独特的创新。本文选取“中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研究”为题,以中越两国经济体制改革(革新)为视点,对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在两国几十年的改革进程中成效、特点与机制创新的对比,分析和归纳出中越经济体制改革与革新的经验及启示。围绕中越两国,通过梳理两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革新)以来的思想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分析两国经济体制改革(革新)的特点以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创新取得的成就,比较改革(革新)路线、政策以及成效的异同,得出社会主义国家新时期建设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深化改革进程的启示。中国和越南在改革的基本思路上都秉承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方略,保证了整体改革进程的稳定有序发展。中越两国在经济体制改革(革新)的显著区别,在于两国对经济改革的宏观目标、具体构想和步骤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革新)的成效以及改革(革新)进程中涌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同。这是由于两国的经济体基本特征不同所造成的,尤其是中越两国在经济体制改革(革新)之初所拥有的国内工业基础有相当差距,其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也有一定的差别,导致了中越在改革(革新)的自身定位和外部资源利用方面都有了本质上的差别。中越两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对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条件下的创新和实践做出了理论和实践的现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