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从共时层面阐述古汉语双宾结构及其同形、替换格式,双宾动词的多项语法功能和双宾结构的语序模式。它们具体包括:(1)从语法和语义两个层面界定“双宾结构”的内涵。(2)确立双宾结构的三项原型特征:[表向性]、[移动性]、[转换性],且依据上述特性值的变化,切分出四个离散类型。(3)依据语法特征,设立同形结构范畴,共描写刺激、位置、依据、致动等6类22种准双宾结构及其替换格式,形成途径,与双宾结构的关联等。(4)依据语义特征,设立替换结构范畴,共描写虚词型、语序型、综合型3类有标结构,并且从语义和语用层面比较分析VNPmNPp与VNPm于NPp,VNPpNPm与VNPm于NPp,以NPmVNPp与VNPpNPm、VNPp以NPm等格式之间的差异。(5)从双宾语语序、不饱和结构、替换结构选择的角度,描写古汉语双宾动词的语法功能,并且探讨语法功能与语义特征之间的映照性。(6)着重分析SVOpOm(Ⅱ)与SVOmOp(Ⅲ)两种语序模式在动词语义、宾语语用、语法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并且论述格式ⅡⅢ的普遍性及其认知机制。 第二部分(第二章)主要分析殷商至西汉年代地下语料(甲骨文、金文、简帛)的双宾结构及相关问题。(1)在上章所构建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概括描述地下语料中双宾结构、替换格式、双宾动词等使用的全貌,并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加以比较研究。(2)着重分析甲骨文中“原因——对象型(8)”、“对象——材料型(10)”、“原因——对象——材料型(5)”等语义框架内各种表达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并且和简帛中相关内容进行历时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第三章)从历时角度阐述古汉语双宾结构的演变历程(14BC—IBC),并且重点探讨几种重要双宾结构及其替换格式的形成。(1)详细描述各个发展阶段双宾结构及其替换格式的使用特征,尤其是战国、秦汉时期。(2)依据类推公式V于O神名O祭牲:VO神名O祭牲=X:VOpOm,构拟汉语双宾结构的发生形态:V于OpOm。(3)全面阐释以NPVP与VNPpNPm发生关联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相互转换的模型。(4)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论证VNPmNPp和VNPm于NPp格式之间的逻辑蕴含关系,着重分析V于NPmNPp第二次简化的过程(符合“词汇扩散说”模型)及其原因。 本论文语法分析的特点有:(1)强调语法、语义、语用多层面综合分析,譬如“双宾结构”概念的界定,同义结构与各类语序模式的区别等。(2)注重古汉语、方言、亲属语言材料相互补充印证,譬如语序模式ⅢⅣ现实性的论述。(3)广泛吸收不同语言学流派(结构、生成、功能、配价、认知等)以及相关学科(实验心理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类型学等)的研究成果,以增强语法描写和解释的力度。(4)重视地下语料描写,并且与传世典籍加以比较研究。不过,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某些问题的研究未能深入进行,如“双宾结构的地域特征”等。另外,作为历史句法研究,在地下语料整理方面未能有所发明,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