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近矿节理较发育的中厚缓倾斜矿体进行回采时,一般采用空场法、充填法,其主要包括有预切顶中深孔房柱法、分段空场法和分条充填法等。这些采矿方法具有矿柱损失率大、采切比高或充填成本高等不足,很难实现高效开采的目标。因此,云锡集团与中南大学合作开展了此类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人工矿柱以及采场支护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高峰山南盘区中厚缓倾斜矿体为依托,进行了矿区岩石力学参数实验、采矿方法简介、采场结构参数及采场支护参数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以下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1)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借鉴国内、外相似矿山的开采经验,归纳了开采缓倾斜中厚矿体的技术以及采场参数研究方法,结合高峰山南盘区的具体情况,寻找在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2)提取具有代表南盘区真实地质情况的岩样,运用岩石力学实验设备测定出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粘聚力等参数,为后续数值模拟提供基础资料;(3)汇总大量地质资料,充分了解高峰山矿区的地质地貌。认真利用钻孔数据库,正确提取地表等高线、矿体线等,运用三维软件构建地表和矿体模型,为矿山建立三维可视化打好基础;(4)基于结合北盘区的采场结构参数,通过对高峰山南北盘区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对比,最后提出十五种采场结构方案;(5)利用MIDAS软件建立包含十五种不同采场结构参数的整个地质模型,运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采场顶板、矿柱应力、应变以及塑性区,最终确定出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6)利用工程类比、经验公式、理论公式综合计算分析后提出六组锚杆支护参数,通过FLAC3D软件对上面所确定的合理采场的支护效果进行模拟,最终选择出比较合理的支护参数。通过以上所做工作,推荐高峰山南盘区中厚缓倾斜矿体采场长为50m,跨度为12m,人工矿柱宽度为10m的采场结构参数,推荐支护用20MnSi左旋螺纹钢树脂锚杆,锚杆长度为2.6m,直径为20mm,排、间距均为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