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行,近年来,雾霾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民众日益担忧的民生议题。媒介作为灾难事件的记录者,是灾难记忆形成的重要基础,在雾霾的灾难记忆中担任灾难事件的见证者与记录者。本研究选择《人民日报》和《中国环境报》两份报纸作为灾难记忆的官方记忆代表,选择微信公众号“雾霾生存手册”和NGO组织“自然之友”的微信公众号作为非官方记忆的代表,对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中雾霾的报道进行全样本收集,运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何建构灾难记忆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回答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灾难的官方记忆和非官方记忆的建构各自呈现什么特点?建构了什么框架?二者又是如何被建构的?呈现出怎样的效果?研究发现,代表官方记忆的报纸与代表非官方记忆的微信在雾霾的灾难记忆建构上各有特色。在建构形式、主题呈现和主体角色框架上,官方记忆与非官方记忆存在差别。在建构策略上,报纸以展现治理成效为报道目的,建构了政府立场下的治理对策框架;利用政治权利话语,以政府为报道的主体;发挥社会功能,控制议题走向,加强舆论的引导;在报道中表明立场,并提出明确可行的方案。微信以提醒民众注意防护为主要目的建立了民众立场下的解释归因框架,报道中采用的大众日常话语彰显非官方媒体的人情味;报道内容感性居多,重视舆论监督,契合民众的问责心理;利用多媒体增加灾难记忆的记忆载体。总体上,官方记忆与非官方记忆之间既有互动又有对立,官方记忆强化了灾难中的成就记忆、动员记忆和反思记忆,却忽视了环保组织主体;非官方记忆重点呈现了记忆中的创伤记忆和质疑记忆,却对企业主体进行选择性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