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作为一种维护公民基本生存空间的资源,既具有物质性的权利,也有精神性的保障。保障性住房的产生和发展顺应社会保障制度前进的步伐,当前,我国正不断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住房保障制度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一方面,住房困难群体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却成了某些阶层投机的商品,失去了其应有的保障价值。面对日益严峻的住房问题,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推动以公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正确履行国家职能。为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5月颁布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运营、使用、退出和管理,适用于此《办法》。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统称为公租房,将原先廉租房的保障对象纳入到并轨后的公租房。公租房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保障性住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公租房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作为公租房动态运行的第一个关口——分配准入,其保障对象、入住标准、分配程序、轮候和异议处理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种种问题。本文运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公租房分配准入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我国公租房分配准入的现状出发,挖掘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国外的相关经验,探讨了对策。第一部分对我国公租房分配准入的内涵与基本原则进行探讨分析。公租房分配准入就是住房保障部门根据申请者的户籍、财产以及人均现有住房面积的不同情况按照法定的程序确定符合要求的家庭并进行公平分配的一系列规则制度;我国公租房分配准入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正义、科学性、公开性、便捷性等原则。第二部分是公租房分配准入的法定条件。公租房分配准入的法定条件即法律上规定的公租房分配准入的标准,具有统一性、普适性、强制性,我国在公租房分配准入法定条件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从户籍限制、收入情况、工作、现有居住条件入手分析公租房分配准入的法定条件,结合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地区)的情况,介绍分析我国公租房分配准入法定条件的限制和不足。综合国外公租房分配准入的经验,合理优化我国公租房分配准入的法定条件。第三部分是公租房分配准入的法定程序。公租房分配准入法定程序就是公租房分配准入所应遵循的顺序、方式、手续和相互关系。本章节对有关国外公租房分配准入法定程序进行比较分析,选取香港、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地区)作为分析对象,根据对国内外公租房分配准入法定程序的分析,设计具体的公租房分配准入法定程序。第四部分是公租房分配准入的轮候配租机制与异议处理机制,内容主要包括公租房分配准入轮候配租和异议处理机制的内涵、实践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