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做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讲话,因为创业活动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可见,创业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目前在大学中普遍开始开展创业教育,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而为形成全面创业的局面提供支撑。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局面,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随着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热点,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影响创业行为的机制,有助于为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和三元交互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总结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问题,依托来自西南地区438份高职院校学生的问卷,采用SPSS等相关统计软件,检验了创业教育、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和创业行为四个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了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创业教育有学校创业教育和个人创业教育两个因子,创业行为有创业准备行为和创业实施行为两个因子,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都只有一个因子。第二,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第三,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创业意愿在创业教育与创业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第四,创业能力对创业行为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创业能力在创业教育与创业行为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本文的研究结论利于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对于普通高职院校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能够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其二,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必须将学生的创业教育与个人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提升个人参加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其三,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进行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科的交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