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超临界流体技术(SFT)做为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己应用在医药、食品、聚合物制备等领域。其中,(亚)超临界流体注入技术制备药物-聚合物载体得到了大量研究,在此过程中,水溶性较差的药物通过(亚)超临界流体注入到水溶性聚合物中,从而提高其在人体内的溶解,促进药物被吸收。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和亚临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特性,两者常被用于(亚)超临界注入技术制备药物-聚合物载体。聚合物在(亚)超临界流体中的相平衡是设计(亚)超临界流体注入技术的基础,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药物载体,本文测定并分析了分子量10000、24000、58000 g/mol的PVP在SCCO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具体内容如下:本文采用动态法测定了分子量为10000、24000、58000 g/mol的PVP在SCCO2中的溶解度,实验条件为313-343 K,9.0-18.0 MPa;并使用静态法测定了相同溶质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实验条件为313-333 K,5.0-18.0 MPa,共获得了123组数据。此外,本文从溶剂密度、溶质饱和蒸汽压、溶质和流体分子间作用力等观点出发,阐明了温度、压力和溶质相对分子质量对溶质在(亚)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作用,并计算了PVP在两种流体中的溶解度增强因子(δ)。本文使用Chrastil模型、M-S-T模型、K-J模型、S-S模型、A-L模型5种半经验方程关联式关联了三种分子量的PVP在SCCO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计算了各模型的相对绝对平均偏差,并从模型的表达式和模型中可调参数个数的角度分析了模型之间存在关联精度上差异的原因。本文在M-S-T模型的基础上,丰富了其关于密度项的经验表达式,建立了改进的M-S-T模型,利用本文123组实验数据以及文献中744组数据检验了其关联结果,并与原M-S-T模型的AARD值相比,改进模型的计算精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可以用于计算溶质在(亚)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