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规模逐渐加快,城市化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农民意愿的或无选择的失去了土地,沦为失地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本土地的失去,迫使他们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迅猛增加,产生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失地农民的支出增加同时收入减少,生活水平降低;就业或创业能力不足,失地同时失业;社会保障不到位,失地农民生计无长远保障;角色转变困难,短时间内无法融入城市生活。随着各种矛盾的凸显,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非常突出,不断发生大量群体性事件,成为了当前政府不得不郑重思考的严重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所有的文昌航天城失地农民能快速的融入新的生活,航天城失地农民能够维持失地之前的生活水平,又能够实现生计的长远可持续是眼前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结合实践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具体的研究和解决的紧急而又实际的问题。笔者在总结既有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以文昌市航天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失地农民为调研对象,在可持续性生计框架的指导下,遵循可持续性生计的前提下,着重描述和分析了失地农民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相应生计资本对相应生计策略的影响、失地农民的生计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的因素,为更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推进失地农民的生计向可持续方向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来阐述观点:在结构上,从绪论到结语,笔者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简要描述了我国失地农民当前生计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在可持续性生计DFID模型的指导下,着重对现行制度下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等五项生计资本以及相应生计资本的获取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引用的相关理论以及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的意义进行了说明。第三部分,介绍了文昌航天城的建设情况。第四部分结合失地农民5项生计资本情况,提出文昌航天城失地农民生计现状、生计可持续存在问题、生计不可持续原因。第五部分主要是针对目前失地农民生计不可持续的因素,结合制度层面和生计资本获得方式层面,给出更加合理的能使失地农民生计策略更加多元化的,使失地农民生计能实现可持续的相关对策建议。第六部分主要阐明了本研究的结论以及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纵观全文,尽管本文研究的方向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但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结合本地的实际,运用了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通过亲身实地调研得到数据和案例,同时又从政府职能部门实际工作的角度和立场出发,使得本文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意义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