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中厌氧颗粒污泥生长特性及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b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复杂,对生物处理技术中微生物影响较大。上流式厌氧反应器作为渗滤液处理的核心单元,其内部形成的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具有密度大、结构稳定、沉淀性能突出等优点,可以承受较高的污染物浓度,并对高浓度的有毒物质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本文利用上流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在不同渗滤液稀释浓度及污泥负荷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反应器启动阶段及运行阶段厌氧颗粒污泥的生长特性及内部微生物分布特征,为渗滤液厌氧处理工艺及上流式厌氧反应器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生物膜数学模型建立了厌氧颗粒污泥粒径变化模型,利于研究污泥颗粒在生长过程中变化,以及不同条件对厌氧颗粒污泥生长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厌氧启动时间大于35d,污泥负荷大于0.099gCOD/gVSS·d时对反应器启动有利。随着污泥负荷降低和渗滤液稀释倍数上升,受营养缺乏及氨氮毒性抑制影响,污泥活性下降,0.40~0.60mm颗粒污泥粒径下降明显,>0.60mm颗粒污泥受所影响较小并能稳定生长。启动阶段随着颗粒污泥的生长,污泥内部结构趋于紧实,孔隙率逐渐降低。孔隙率在0.365~0.439范围内颗粒污泥生长状态良好,沉降性较好。反应器运行阶段,颗粒污泥MLVSS/MLSS大于0.76,污泥能够保持较高的活性。0.60~0.90mm污泥颗粒生长过程中结构不稳定,易发生解体。厌氧颗粒污泥生长过程中,粒径较大的颗粒污泥的孔隙结构较为疏松,它对污泥的活性产生影响。随着孔隙率增大,污泥沉降速度增大,但受生长限制,污泥粒径变化较小时,孔隙率对污泥颗粒沉降速度的影响较为不明显。颗粒污泥表层与内部微生物分布不同,表层微生物以球菌为主,各微生物种群间紧密联系,颗粒污泥内部以短杆菌为主。厌氧颗粒污泥在静态培养条件下污泥粒径能够保持稳定,MLVSS/MLSS轻微升高,表明污泥特性稳定,污泥颗粒沉降速度及湿密度的变化与污泥生长趋于致密相关,在污泥特性较为稳定时反映出污泥在维持稳定的过程中对培养环境中的颗粒性组分可能有一定的吸附黏着作用。建立了垃圾渗滤液中厌氧颗粒污泥粒径生长变化模型,通过改变反应器运行或进水条件可以研究反应器粒径速率的变化。计算了模型的相关参数,其中,厌氧颗粒污泥生长动力学参数场为0.090gVSS/gCOD·d,污泥内源衰减系数bH为0.011d-1;污泥颗粒粒径变化相关参数K为0.0497,n为-0.157。
其他文献
异种陶瓷连接为不同的陶瓷材料在特种条件下共同发挥其特性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其意义可与焊接在金属间的连接相比拟,为多功能陶瓷制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然而以往的
2019年7月1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发布会,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鲁春丛参加发布会。互联网信息服务
我国终身教育的实施主要以政策演进方式得以开展。通过梳理我国终身教育政策法规,可将其分为探索阶段、确立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其演变逻辑有所不同。
目的:观察阳和汤联合纤维乳管镜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乳管镜组23例、阳和汤组23例和联合组22例。乳
研究风险认知规律,可以提高规避风险的效率。文章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各个因素对风险认知影响,并归纳出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梳理,建立风险认知理论模型,为提
结合煤炭生产企业的一般需求,为了对煤炭生产实施全程管理,设计了一种煤炭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该系统细化功能功能需求,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善.该系统划分5个子系
本文以乌鲁木齐水磨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磨沟区水磨河污染源调查、水质监测,利用前人在水质检测方面的工作经验,根据水磨河流域污染的具体特征以及相关国家规范,依据调查性监测
军事化管理在我国各个行业均有运用,但在高校的运用不多。国内部分地方大学试用军事化管理模式取得满意效果,军事化管理在维护当代大学生健全心理、健全人格,增强身体素质,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潮流性与代表性。现实表明,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总体是理想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非理性现象,如何从根本解决这问题,无疑值得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在不断地提高,与此同时,消费观也在随之不断地变化。当前的消费市场中,艺术类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