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64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重要职责,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新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双重特点,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以应对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自2004年起,政府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明确了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但是,山西省高校辅导员在职业化进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辅导员队伍稳定性极差,人才流失的现象频繁出现,需求激励机制不完善是引发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采用历史制度主义方法,基于对山西省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制度演变的阐述,分析了制度的深层结构、路径依赖以及各个阶段的关键节点对于制度变迁的重要影响;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高校辅导员及管理人员展开调查,了解到山西省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缓慢;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公平理论为指导,对山西省高校辅导员的需求层次进行了划分,以辅导员尚未满足的需求为导向,基于双因素理论,总结出山西省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运用比较研究法,选择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德国作为比较对象,在辅导员激励机制和辅导员制度方面进行了对比。在分析山西省高校辅导员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遵循按需激励、相互结合、把握实效、公平合理的原则,以辅导员尚未满足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双因素理论和期望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国外成熟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从保障、培养和发展三个层面入手,提出了山西省高校辅导员需求激励机制,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其他文献
针对产品概念设计思维收敛难度较大的问题,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引入约束理论。就约束理论在产品造型概念设计中的可用性进行探讨,归纳用户个体、社会公共群
2017年12月,彭博新能源财经交通运输领域首席咨询师Co lin McKerracher在发表关于电动汽车发展前瞻的演讲时指出,全球汽车工业正进入深刻变革时期。支持性政策与锂离子电池技
4月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报社、中国电子器材有限公司、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协办的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主论
报纸
创新思维课程的开发,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培养管理专业人才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要求。课程基于启发式教学理念,设计课程的结构要素: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