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组前期针对黄芩苷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对黄芩苷的提取过程进行考察,发现其在黄芩中的原本存在形式是镁盐形式,并对黄芩苷镁盐的水溶性、抑菌效果和保肝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芩苷镁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9.1 mg·m L-1,是黄芩苷的2225倍,其抑菌效果和保肝作用也均显著优于黄芩苷。但实验中也同时发现口服给药时黄芩苷镁盐和黄芩苷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推测黄芩苷镁盐在胃酸作用下转化为黄芩苷。同时由于溶解性高,因此可以考虑注射给药。针对可能影响注射剂稳定性的因素,本实验考察了黄芩苷镁盐单体在不同p H值、温度、离子强度和临床常用输液剂配伍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了黄芩苷镁盐注射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比较了黄芩苷镁盐和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同时在已知黄芩苷镁盐保肝作用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黄芩苷镁盐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为黄芩苷镁盐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目的:1、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对黄芩苷镁盐单体在不同p H值、温度和离子强度条件下的降解进行研究,同时考察黄芩苷镁盐和临床常用输液剂的配伍稳定性。2、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芩苷镁盐后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比较黄芩苷镁盐和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是否存在差异。3、探讨黄芩苷镁盐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黄芩苷镁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HPLC方法考察黄芩苷镁盐在不同p H值、温度和离子强度条件下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预测其有效期(t0.9)。同时考察黄芩苷镁盐与临床常用输液剂(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时的稳定性。2、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芩苷镁盐和黄芩苷后,于不同时间点在眼内眦静脉丛取血,采用HPLC法测定各时间点的药物浓度,绘制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C-t)曲线,利用DAS 3.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应用MTT法测定黄芩苷镁盐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黄芩苷镁盐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的影响。结果:1、黄芩苷镁盐在不同温度和酸碱条件下的降解反应均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其在过酸或过碱的环境中均不稳定,在p H为6的溶液环境中最稳定,此时t0.9=103.33 h;高温对黄芩苷镁盐的破坏明显,在超过70℃的环境中降解速率显著加快;Na+和Cl-对黄芩苷镁盐降解反应无显著影响。黄芩苷镁盐与三种输液剂配伍颜色无变化,无气泡产生,无不溶性杂质析出。p H值和含量均略有降低,但符合制剂的一般质量要求。2、当黄芩苷镁盐给药剂量为25,50和100 mg·kg-1时,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和AUC0-∞与给药剂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5),而其它药代动力学参数各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相比等摩尔量黄芩苷组,黄芩苷镁盐组的平均驻留时间(MRT0-t)显著增高(P?0.05);AUC0-t,AUC0-∞,消除半衰期(t1/2z),表观分布容积(Vz)虽均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黄芩苷镁盐可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给药剂量为50,100和200μg·m L-1时,黄芩苷镁盐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的抑制作用呈量-效,时-效关系。当黄芩苷镁盐给药浓度为50μg·m L-1,药物作用时间为48 h时,其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的抑制率为50.78%接近IC50。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表达量减少,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1、黄芩苷镁盐单体的稳定性受酸碱度、温度影响较大,制剂时应注意酸碱度和温度。黄芩苷镁盐单体与三种临床常用输液剂的配伍稳定性较好,为后续黄芩苷镁盐注射剂的开发提供了依据。2、黄芩苷镁盐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黄芩苷类似,但黄芩苷镁盐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较黄芩苷延长,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3、黄芩苷镁盐可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改善线粒体膜通透性,提升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促进Caspase-3蛋白的表达和活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