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最受欢迎的华裔美国女作家之一,谭恩美常常在其作品中谈到中美两国的文化和中国家庭关系。而在这些关系中,母亲形象大都丰富、坚强有反抗精神,而父亲形象则缺失、单一甚至固化。本文选取她的五部作品,包括《喜福会》、《灶神之妻》、《灵感女孩》、《接骨师之女》和《奇幻山谷》,从东方主义以及女性主义东方主义的视角解读其作品中作品的三类父亲形象,包括中国父亲、美国父亲和华裔父亲。本文试图分析各类父亲形象的特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受欢迎的华裔美国女作家之一,谭恩美常常在其作品中谈到中美两国的文化和中国家庭关系。而在这些关系中,母亲形象大都丰富、坚强有反抗精神,而父亲形象则缺失、单一甚至固化。本文选取她的五部作品,包括《喜福会》、《灶神之妻》、《灵感女孩》、《接骨师之女》和《奇幻山谷》,从东方主义以及女性主义东方主义的视角解读其作品中作品的三类父亲形象,包括中国父亲、美国父亲和华裔父亲。本文试图分析各类父亲形象的特征,并从文化、历史、社会和作者经历的角度分析塑造这些父亲形象的原因。本文也试图寻找谭恩美笔下父亲形象的流变和原因。作为第二代华裔移民,谭恩美对中国和美国文化都有着复杂矛盾的情绪。她排斥并拒绝中国文化的同时,又从中寻求安慰。她认可并向往美国文化的同时,又感到被异化的痛苦。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部分。本章总结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理论依据。谭恩美的前人研究多集中在她作品中的母亲形象、母女关系、或者是身份问题,少有涉及到父亲形象。有些学者曾从东方主义视角论述她笔下的男性形象,但这些研究只是粗浅涉及,并没有深入分析,这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空间。该章总结前人学者对于华裔男性形象以及父亲形象的研究成果,为后文分析谭恩美笔下的父亲形象提供一定启发。除了总结研究成果,本章节也简要概括了东方主义和女性主义东方主义的理论成果,为后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主要分析谭恩美笔下的中国父亲形象。在她的作品中的中国父亲是典型的东方主义视角下的父亲形象,他们专断独权,厌女但同时又懦弱。这些典型的中国父亲折射出谭恩美对美国社会主流观点的认同,即东方是残忍且女性化的,是女性受压迫的地狱,而中国父亲就是压迫女性的帮凶。除此之外,她也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些正面的中国父亲,这反映出她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和解。第三章探讨了谭恩美作品中的美国父亲形象。不同于中国父亲,这些美国父亲一般都是以正面的、积极的形象出现。他们理性慈爱,常常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现在被压迫的中国女性身边,带领她们走入自由民主的西方文明。通过塑造这些正面的美国父亲形象,谭恩美揭示了只有西方男性可以拯救受压迫的东方女性,西方是女性自由平等的天堂。第四章讨论了谭恩美小说中的华裔父亲形象。在谭恩美小说中,华裔父亲的形象较为复杂,一方面他们处于缺失状态,在面对困难和上位者的权势时,他们是无能的;另一方面他们是谭恩美笔下的理想父亲想象,他们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以及美国的民主文明思想,能够帮助和救赎受压迫的女性。这一复杂矛盾的华裔父亲形象受到了作者本人经历和对华裔美国男性的复杂情感的双重影响。在同情理解作为弱势群体的华裔男性同时,谭恩美也同样认可他们的软弱无能。由此,本文可以得出在塑造不同类型的父亲形象时,谭恩美不可避免地受到东方主义和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在塑造中国父亲时,将父亲与中国的封建制父权相类比,批判专制厌女和怯懦父亲的同时,批判了中国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控制和压迫。而在塑造美国父亲时,她又将其与美国自由民主社会相等同,赞扬美国社会是受压迫东方女性的天堂。最后在塑造华裔父亲时,谭恩美将第一代移民父亲的形象与其自身的经历相结合,呈现出一个复杂的父亲形象。虽然谭恩美试图颠覆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和美国男性的刻板印象,但总体而言她是失败的。这些父亲形象,一方面迎合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东西方父亲的固化刻板形象,另一方面又隐含着在东方父权社会下,女性只有接受第一世界的救助才能获救。同时,在其五本书中,父亲形象的演变是逐渐从平面走向立体、单一走向复杂、符号化走向具体的过程。谭恩美更加成熟的写作能力和她自身的经历是形象改变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花样滑冰单个难度技术动作和成套训练的训练负荷特征。方法:以国家花样滑冰队双人滑运动员男女共8对(16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观察法、运动现场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展开研究。测试单个难度技术动作训练时的最大心率百分比。测试运动员在短节目和自由滑成套训练的心率、血乳酸、自感用力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训练冲量、训练效果、能量消耗。结果:(1)男女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于1947年创作的一部戏剧,讲述了女主人公白兰琪的悲剧经历。剧中的白兰琪经历了三次创伤事件,是典型的创伤人物。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创伤通常被认为是不可再现的,因为经历创伤者的心理状态是扭曲的。而实际上,通过戏剧化的手段,创伤是可以再现的。本文旨在研究在后戏剧剧场视角下2014年舞台版《欲望号街车》中白兰琪的创伤在文本、舞台和观众接受中的分别再现。威廉斯的
现实主义小说家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莱辛以对诸如种族歧视、性别不平等之类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著名,在其作品中,她常常以犀利的眼光揭露某些社会问题。莱辛在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一书中描写了两个与社会“异类”的人生悲剧,并通过其与他人和自然的异常关系,深刻批判了殖民社会对于人类(包括黑人与白人)和自然的扭曲影响。本论文探讨了这些能够充分体现殖民社会罪恶的异常关系及其根源——殖民等级制
目的:由于亲社会行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始终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本研究旨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再次检验智力和心理理论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同时以往研究很少有关注道德认同和正念在智力以及心理理论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从这一个新的角度探究智力和亲社会行为以及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希望能丰富已有的研究。方法: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的方法收集到大学生数据共512人(27%
意大利裔美国女作家卡罗尔·马索投身文学创作,硕果颇丰。她创造性地将不同体裁结合,以实验派风格闻名。《鬼舞》作为马索的处女作,是一部备受推崇的作品,小说涉及都灵、维恩两个移民家庭,表现美国身份属性建构的主题。女主人公瓦妮莎·都灵是移民家庭的第三代成员,她以非线性方式,讲述她在家庭破裂后努力重构生活的经历,故事中也体现了她的家人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美国社会、构建自我身份属性的过程。本文从跨文化适应的视角
婚姻关系将两个男女联系在一起,由他们繁育后代,由此人类社会得以生生不息,得以传承。婚姻关系的变化,体现着经济之发展、社会观念之演变、妇女地位之变换,可以说,婚姻的稳定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本文力图借由对文献、史料的翻译、分析、研究,追溯千年前那个神奇而又伟大的古罗马社会,分析其无夫权婚姻的缔结与罗马妇女地位的提升。另外,无夫权婚姻中,罗马民法对夫妻人身、财产关系规定得非常详细、全面,笔者希望对其的考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由此出现了留守青少年这一群体。对于留守青少年来说,由于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和行为监控,他们在身心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潜在危险,尤其是产生外化问题行为的风险。同样,由于父母外出,与父母见面时间有限,缺乏情感交流,留守青少年也存在着更多的受欺负的可能性。作为一种青少年时期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同伴经历,受欺负是个体外化问题行为的重要预测源。研究表明,受到同
调节匹配理论认为,当人们追求目标的方式与当前的调节取向一致时,会产生一种“正确感”,这种体验会对个体的动机,情感体验、评价态度、任务绩效等产生一种增强效应。调节匹配分为基于调节焦点的匹配和基于调节模式的匹配两种。以往研究发现基于调节焦点的调节匹配能够提高决策者的建议采纳程度,但在建议采纳领域对基于调节模式的调节匹配关注较少。因此探究基于调节模式的调节匹配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调节匹配
形声字在书面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听障学生在理解和学习书面汉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触各种形声字,声符作为形声字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对形声字的加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听力损失程度、听觉辅助设备、听力语言康复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听障学生在形声字加工过程中既表现出了与健听学生的共通之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征。对听障和健听学生形声字声符及整字语义加工的特点进行研究,既能够发现听障学生形声字语义加工的规律,
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家庭生育第二胎,家庭结构模式转变为“2+2”的同时,诞生了同胞关系这一新的家庭成员关系。社会联结理论认为,拥有积极同胞关系的个体会将同胞视为支持者和陪伴者,对个体适应今后的发展、降低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同胞接纳是形成积极同胞关系的前提,因此,对同胞接纳影响因素的探究至关重要。有研究者指出,第二胎诞生后,头胎儿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