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时节俗活动由中国古代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发展演化而来。人们根据天候、气象等的变化,总结出农业生产的相关经验与习俗,进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岁节令习俗。这些岁时节令活动随着时代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同人们的精神文化与心理愿望相契合,以各类民间习俗表达人们的崇神辟邪、驱灾避厄、子孙繁衍、喜庆丰禳等信仰与心理愿望。从而以强化家庭、家族与民族的情感联系,满足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求;强化和调节人际关系,进一步整合社群,强化民众的集体意识;调适社会成员的生活,满足人们放松身心的娱乐性需求。七夕节日习俗即是此类岁时节令活动之一,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演变,衍生出丰富的节俗活动,呈现出其文化内涵的重要性与和多元性:七夕文化给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存,自由神圣的爱情观、勤奋朴实的劳动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纯正规范的道德观等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以及诠释的爱情永恒的主题及其现实的意义,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领域中自觉不自觉地反复出现,展示其永恒的文化魅力。以乞巧为核心的传统七夕习俗,在台湾形成了以母神保护儿女信仰为主题的做十六岁成年礼及其相关习俗,进而发展衍化出不同于中国传统七夕的信仰与习俗系统。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台湾地区特殊的“七娘妈生·做十六岁”成年礼习俗进行实地的调查与记录,探究七夕节俗在台湾地区的发展演变,以及在以乞巧为核心的传统七夕节俗文化之外的母性信仰意涵。通过对台湾地区现存七夕节日习俗的发展、演变与现状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梳理,深入地了解现在台湾的节日习俗概况;同时,对台湾的七夕习俗系统进行信仰与仪式逻辑分析,进而探讨在“母性”关怀与信仰心理下,台湾七夕习俗系统中以七夕为核心的母性信仰结构进行探讨,进而对目前关于七夕节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参考视角。本文首先对台湾地区的七夕习俗现状进行记录与梳理。台湾传统的七夕做十六岁成年礼,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已发展成广为流传的“府城七夕16岁艺术节”。府城传统的七夕做十六岁之俗并非台湾所独有,而是沿袭自大陆沿海之闽、浙二省,只是传至台湾之后在台湾发展出了新的信仰传说与习俗内涵,形成了以织女为中心的母神信仰,以及在此种信仰下的做十六、捾絭、拜契等相关母神保护儿女习俗。比较传统冠礼与府城之十六岁成年礼,发现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仪式指向,前者体现的是对于未来社会和人生的训练与认知,是一种个人身份的转换;后者所体现的则是对儿童阶段养护和护佑进行酬谢、感恩,是以脱离儿童状态和庆祝成长阶段结束为中心。其次,对传统的七夕习俗及其文化蕴含进行溯源分析,再比照台湾之各地七夕习俗行事,可发现台湾七夕习俗的母性保护儿女信仰主题,在中国传统七夕习俗中即有其深层文化因子,传至台湾后,在台湾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交叠发展,逐渐形成台湾现存的七夕习俗形态。对台湾特殊的地方文化背景作简要介绍,并分析与七夕密切相关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在台湾的主题变异,以探讨七夕习俗在台湾特殊地方文化语境下所发生的演变。最后,对台湾地区以做十六岁成年礼为核心的七夕习俗进行母性结构分析。一是传统七夕中的织女,在台湾转变为七娘妈,并形成了以七娘妈为中心的母性神祇群(包含七娘妈、注生娘娘、临水夫人、床母、花公花婆等),以及在这种母性信仰之下所形成的捾絭、拜契、钻七娘妈亭等与母神模拟亲子关系的习俗结构。二是在这种母性信仰之下,母亲对其子女从受孕—出生—成年的生命轴线中,在这些生命转折点上的信仰习俗;由传统七夕去续命缕演变而来的捾絭习俗;在其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延续传统七夕的乞巧、乞聪等,此三者在母性关怀的终极目标下共同建构了台湾七夕习俗的母性信仰结构。